拜习会 第四次强柔并济的战略磨合
(图/美联社)
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皆抵达旧金山,于APEC峰会前会晤,会面后习近平出席APEC晚宴,致辞时表示,中国已准备成为美国的合作伙伴和朋友。从北京到旧金山,正体现了中国天下主义战略的强柔并济。
在当代中美关系史上,曾有三次类似的中国「强柔并济」的实践。第一次是在1958年,中国要求恢复中美大使级会谈,与此同时台海区域出现了第二次台海危机,形成了「以打促谈」,中美在华沙恢复了大使级会谈。第二次是在文革期间,中国文化大革命强调世界革命与阶级斗争,中美关系本应陷入僵局,但1969年开始,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第三次是1996年第三次台海危机后,1997年江泽民访美及1998年柯林顿回访,两国元首决定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综观这三次实践与历史,中国的「强柔并济」是在展现强势的同时,也展现出柔和的行为。此次的中国「强柔并济」的实践,也正因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恶化后,特别是2022年、2023年两次环岛军事演习后,从北京到旧金山,中国展现强势的同时,也展现出柔和的一面。
与三次中美关系缓和的历史不同,中国天下主义的「强柔并济」更加强调其战略主动性。根据笔者的天下主义研究,古代中国的「天下」一词,充满着对山河一统的气魄、对和谐共生的期许、对黎民苍生的关怀,对天下的情结、天下主义或许最能归结为中国的战略文化。
当代中国的战略或多或少的受到这种「天下主义」战略文化的影响。2023年3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习近平的天下情怀》文章,习近平倡导并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赋予中国传统天下观以新的时代内涵,「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治国理政、信息天下」,勾勒出了「天下主义」的战略样貌。
中国践行「天下」的成功,即建立了名分秩序,使自身在天下各地被认可与接受。这是一种关系秩序。但反观美国的自由主义战略文化,更多的是强调自由民主价值,希望能在世界各地建立自由民主秩序。
在习拜会中,中美两国的战略文化对比明显。正是因为中国天下主义战略注重的是关系,因此习近平强调,「和平共处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从不赌美国输」、「美国也不要赌中国输」、「合作共赢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中美关系该有的底色」,强调共处与合作。
同样的,正是因为美国自由主义战略注重的是价值,因此拜登在与习近平会晤后记者会中回答提问时,说习近平是「dictator」,同时在APEC峰会上向企业高管发表演讲时指出,「我们与北京存在真正的分歧」,强调了差异性。
中美两国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习近平提出「中美不能不打交道,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拜登也提出「我们将继续凭借明智的政策和强有力的外交手段来处理这些分歧」。双方有关关系与价值的论述,体现了中美之间天下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战略竞争或战略磨合,如何将竞争转变为磨合,这也是研究者寻找的中美关系缓和之策。
中美的战略文化都存在着强势与柔和的两方面,而双方有关关系与价值的战略目的又不相同,当强势与强势碰撞之时,会使得中美双方的关系紧张。以天下主义来理解中国、以自由主义来理解美国,则能够理解中美交往过程中的强柔交替、关系取向与价值取向的磨合,同时也能分析中美关系的缓和之策。(作者为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博士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