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习会难解美国焦虑

(图/美联社)

疫情以来第一次中美两国领导人线下峰会,终于要在印尼的G20峰会期间拉开帷幕,众所期待透过习近平和拜登的会晤能够化解中美之间最近一些冲突,尤其是台海问题和美国对华科技管制的问题。

不过,这场本应理所应当的峰会却并不如预期般顺利安排,前期双方经过了长时间的沟通协调,这一过程也揭示出双方的立场已经愈发分歧。也有传言说中方在等待美国中期选举的结果,其潜台词是中方会根据选举结果来决定对拜登的态度。这一传言也不无道理,这次选举虽然还未完成计票,但大势基本底定,红色浪潮变成红色浪花,这让拜登可以喘一口气,但民主党在众议院失去多数地位却也成为事实,这就意味着美国行政和立法的冲突将进一步加剧,拜登政府的施政将进一步受到掣肘。

在中国看来,如今的拜登政府虽然不至于成为跛脚鸭,但至少已经失去了强大的政策落地能力,对其作出让步以换取两国合作的必要性因而也就大为降低,因为即使做了让步,美国政府的承诺恐怕也很难真正落实,更何况拜登政府本身也没有多少履行承诺的动机。于是可以看到一些行为上的变化,美国按照惯例通常都会向台湾方面通报中美高层互动的情况,但这次大陆外交部发言人大动作批评,指其性质恶劣,且会破坏中美关系,颇有要为美国行为画定新红线的意味,这与美国一直想为大陆画定新红线的意图自然是南辕北辙,可见峰会未启、斗争已经展开。

可以预见,这次拜习会很难会在上述两个关键问题上取得什么像样的成果,近日习近平率领新一届军委成员前往解放军联指中心,明确强调要准备打仗,其传递的讯号不言自明,摆在美国面前的选择只有卷入其中和做好防火墙两种。至于科技封堵,短期内固然可以对大陆造成冲击,但大陆也没有妥协的本钱,不会因为美国的管制就自动缴械,重回一切依赖美国的作法,这不是一个追求独立自主的国家会选择的道路。

当然,这也并非否认拜习会的意义,对拜登政府来说,过去两年因为自己的犹豫不决,迟迟未能完成对川普政策的拨乱反正,因而一直在承受着川普乱政的长远后果,这次期中选举也受到相应的惩罚。只要拜登政府下定决心,还是可以在贸易、环保等问题上与中国达成一些协议,从而让这些议题能够重回正轨,其付出的代价无非就是减少一些议题的人为干扰,但如果拜登政府连这些让步都不肯做,那也只能让中美之间的矛盾继续累积,大陆也就更不会顾及美国的遏制,在台海问题上继续按照自己的步调行事。

当然,拜登政府很难作出调整,因为对中国崛起的焦虑已经成为美国朝野共识,即便理性评估仍有合作机会,但不断升高的民粹政治倾向,也让这种理性声音很难被舆论接纳,而一直处于弱势状态的拜登政府,显然缺乏这种与舆论抗衡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