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竞争一世代 拜习会难成局
(摘自凤凰卫视)
美国国务院常务副国务卿雪蔓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于7月26日进行了「坦率且深入」的会晤,会后华府外交圈与国际评论几无期待美中关系在短期内解冻。展望未来一定期间美中关系,确定的是美中战略竞争格局仍将持续;不确定的则是美中竞争会上升至何种程度,或者扩及至哪些议题领域?
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并未变更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的国策。但手法上有两大特色不同于川普政府,首先是拜登更强调与国际盟邦合作,对中国进行战略围堵;另方面,拜登政府对于维系美中经贸合作与国际治理合作则一贯怀有较大期待。因此可预期拜登政府寻求双边对话的尝试必然持续。
然而观诸天津会谈,美中几乎各自叫板而没有共识。雪蔓向中方重申美国及盟邦的共同利益与价值信仰的挑战,包括中国在台海、东海与南海的造岛和军事行动。中国则提出「四个停止」、「三个底线」、「两份清单」。然而中方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中国发展进程、领土主张这「三个底线」必然与美国所主张的价值、智慧财产利益,以及与印太各国利益直接碰撞。
而美国对印太盟友的承诺与支持也不太可能成为谈判筹码。美国政府高层在天津会谈前后分别造访东南亚,国务卿布林肯从8月2日到6日和5个东协国家部长进行视讯会议;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出访新加坡、越南和菲律宾;副总统贺锦丽将在8月下旬访问新加坡和越南。
如同3月阿拉斯加的美中2+2会谈一样,此次在美中对话的同时,另有美方高阶官员向盟邦传递明确讯息,让盟邦安心其利益不至于减损。为此,可预期美国将持续确保印太区域安全和力量平衡,也可望投入更多资源以深化美国与印太国家的交流合作。
另方面,即便中方认为相关限制碰触到「阻碍中国发展」的底线,美国短期也不太可能取消对中高额关税、科技封锁和单边制裁。毕竟两国科技及经济、军工实力较量仍在进行式,美方也不太可能回应中方「两份清单」中要求美方撤销对中共党员和家属,以及中国留学生的签证限制。
综合而言,美中关系的典范转移是现在进行式,由于双方的核心利益相互抵触且范围既广且深,致使美中从战略伙伴关系走向战略竞争关系的格局成为必然,这不会是一个总统任期内的现象,更将持续一个世代,甚至到本世纪中叶。
虽然美国「不寻求与中国冲突」,且愿意持续对话,但美国也不会为了争取中国合作,而以美国的经济利益、国际政治与经济主导权作为交换。美国对包括台湾在内的印太盟友的承诺与支持,在当前情势下也不太可能成为谈判筹码。因此,天津会谈的意义更倾向克制风险,避免冲突。至于10月底G20峰会,美中领导人拜登与习近平虽然势必碰面,但在会议外进行「拜习会」的可能性大概也不会太高。
(作者为前海基会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