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3年搬家5次 流浪学校只招辍学的“坏小孩”

文章转载自精英作者Cheryl

你能够想象这样一所学校吗?

办学3年,搬家5次,自嘲「流浪学校」。

游离在主流体制之外,面向的是一群出身农村,十几岁辍学、外出打工的「坏孩子」;

它不通往高考,也不走向社会目标只是培养一群「珍贵的普通人」。

图片来源自网络

在这所「实务学堂」里,学生之间没有等级、没有帮派;校规寥寥无几,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不许伤害别人」;最崇高的目标是成为具备「诚实、勇敢、爱」的普通人。

在我们所处的城市边缘地带,这些孩子曾是「无学可上」、「无家可归」的新时代遗民,而「实务学堂」的存在就像一个避风港,在高考独木桥职业教育,以及工厂流水线之外,给予了他们学习实践技能、思考人生方向的空间。

在迷茫的成长道路上,这里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城市边缘的「坏孩子

实务学堂里,聚拢了20几个「坏孩子」。

这些孩子中,有人抽烟、喝酒、旷课、辍学、泡网吧;有人15岁就离开学校,2年时间里换了二十多份工作;也有人半夜偷溜出宿舍,躺在操场上边吃饼干边看星星。

无一例外,他们都是老师家长眼中的「问题少年」,不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命运,也习惯了随波逐流,未来一片渺茫。

图片来源自在人间

你一定会问:这群孩子来自哪里呢?

他们大多出身乡镇,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在老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大城市务工,很少回家,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来到城里,由于没有当地城市的户籍,他们又变成了流动儿童。

在这些农民工子弟中间,「学渣」是一个普遍的状况。

这些孩子中间大约只有1%不到的孩子能够进入重点大学,再把这个大学扩大一点,到非常普通的,包括大专或者独立院校的这些学校,也可能不到6%。60%的孩子甚至一天高中都没有上过,包括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

实务学堂的孩子们

如果没能顺利通过中高考,他们将离开学校,成为新生代农民工,从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月薪在2500-3500之间,还有相当一部分处于无业状态。

有一些,在原本要升入大学的年龄,已经结婚生子养育下一代,开始了农民工子女「再生产」。

从应试教育到社会的试炼场,这群孩子正处于中间一段“摇摇晃晃”的时期,而实务学堂存在的意义,就是将这些晃荡到正轨外的孩子,一点带你拽回来。

“如果这个时期再没调整好,以后就是个问题青年、问题大人,这是他们的最后一站。”

灯工玻璃课 ©实务学堂供图

实务学堂的创始人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名叫欧阳艳琴

她的父母都是农民工,有一段时间靠卖废品为生。在年少的很多假期里,欧阳艳琴就像一只迁徙的候鸟,辗转在东莞和老家两个地方

所幸她的成绩不错,走过了高考的独木桥,大学毕业之后,她成为了一名财经记者。

图片来源自网络

但留守儿童的经历,让欧阳艳琴深知这个群体的挣扎与无奈。

她发现,这些孩子身处边缘地带的孩子们很难真正融入城市,因为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引导教育,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上课睡觉说话玩游戏,考试想方设法作弊......

2015年,欧阳艳琴辞去了财新传媒调查记者的工作。在总编辑胡舒立的支持下,她带着30万公益基金,从干燥的北京一路南下,义无反顾地奔赴东莞。

她将科蚪学堂建在了东莞厚街的工业区,那儿被工厂、出租屋和夜市包围着,周遭充斥着湿润的空气,而她的目标就是带孩子们撒野,让他们尽情玩耍,并借助玩的力量为生命突围。

他们会一起去到户外探索,倾听一棵树的心跳;

图片来源自网络

他们会去垃圾堆中定向越野,了解垃圾回收的具体流程;

图片来源自网络

他们会一起感受前沿科技,捣鼓最喜欢的乐高机器人,学习复杂的机器人课程.......

图片来源自网络

起初,家长们大多怀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将孩子送到这所没有历史、没有背景、甚至没有多少学生的学校。

但一年多之后,原本羞涩寡言、不会表达自己的孩子们,变得自信开朗,展露笑容。

有人说这是魔法吧,欧阳艳琴笑笑,如果这算是一种魔法,那也是人为创造的奇迹。

图片来源自网络

大城市里的“流浪学校”

2015年到2017年间,欧阳艳琴为60多个流动儿童提供了科技教育。但她觉得,这还远远不够。

2018年,欧阳艳琴将科蚪搬到了北京昌平,取名为「实务学堂」。

和科蚪社区儿童空间不同,这是一所面向12岁~18岁的打工子弟的公益性、全日制学堂,希望能为系统解决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问题提供一个实验样板。

图片来源自新青年

刚刚「落户北京」的实务学堂,没有多少人知道,招生困难。

欧阳艳琴只能带着合作伙伴一起到黑网吧寻找濒临辍学的流动儿童;去菜市场分发传单;到学生家中家访...... 以说服他们到实务学堂接受教育。

一个初中辍学的少年走过来问欧阳艳琴:“读书真的有用吗?”

看着眼前这个留着蘑菇头,穿着紧身裤的孩子,欧阳艳琴说:“我只知道,如果当年父母没有坚持让我读书,考上大学走出山村,我就会与村里许多女孩一样,早早结婚过完一生。”

就这样,那个孩子走进了实务学堂,现在已经是学校里的计算机高手了。

在实务学堂学习的孩子

在这所学校里,没有尖子生,也没有学霸,但欧阳艳琴将每一个孩子都看得很珍贵。

她邀请来中国地质科学院苏德辰老师,给孩子们讲遥远的太空和月球;

图片来源自网络

她请来央美的艺术家,带领孩子们做手工艺品,感受艺术的美妙和新奇;

图片来源自网络

批判思维课上,老师会引导学生们使用金字塔结构,逐层分析复杂的社会问题,比如:“你支持快手封杀社会摇吗?”

图片来源自网络

和大学一样,实务学堂实行学分制,阅读、实践、体育、心理、生理是必修课,此外还有微信编辑、设计、摄影、手工等选修课。只有赚足学分,才能顺利毕业。

在这样的学习氛围里,他们有的爱看《百年孤独》,有的会背《古文观止》,有的擅长微信编辑,有的热爱艺术摄影,还有的是网络专家,各不相同,却百花齐放。

图片来源自网络

不过,因为租金昂贵、场地功能不健全,原本位于北京昌平北七家镇的实务学堂很快面临搬迁。

2019年夏天,又因场地方运营困难,学堂不得不前往第3个场地。

图片来源自在人间

为了节约成本,欧阳艳琴就带着孩子们自己搬家。

学校的桌椅柜子、书籍资料,以及宿舍的生活用品有条不紊地运送出来,装满了整整三两箱货。

图片来源自在人间

到了新校区,生活老师带着血闷声拿着铁锤乒乓作响地组装铁架床,忙着除锈刷漆。

他们要赶在9月开学前,为自己搭建一个新的家。

图片来源自在人间

从2018年3月到现在,学堂有了21名学生。学生中最小的14岁,最大的20岁,他们的成长经历大多相似。

如果以主流教育的衡量标准去评价这所学校,那么它很可能达不上「及格线」。但对于在这里求学的孩子们来说,这是照亮未来唯一的光。

学堂几经搬迁,教室一挪再挪,颠沛流离中始终不变的是学生:“只要我们还在一起,我们这个学堂就还存在。”

做一个珍贵的普通人

在中国,每年春运前后庞大的迁徙人潮,产生了足足有1亿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他们缺少父母的陪伴的照顾,甚至无法在固定的地方接受系统的教育。

这些被遗忘的孩子在十几年之后,同样会踏入社会。他们接受了怎样的教育,很可能会决定10年后的这个社会,会是什么样子。

同学之间的生日会

在这条尝试公益教育的道路上,欧阳艳琴也曾怀疑过自己的选择,这样的教育真的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吗?自己的尝试和努力真的有意义吗?

但当她回到学校,和孩子们一起探索学习,她忽然明白,实务学堂的目标不是培养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而是培养一位「珍贵的普通人」。

这个珍贵不是说他在别人看来如何的闪闪发光,更不是说他有什么样的地位,而是类似于自尊、自信、自知自足的一些东西,或者可以被概括为:诚实、勇敢、爱。

这是欧阳艳琴所理解的「教育的意义」:不是为了高分,而是忠于自己、勇敢追寻,爱自己所爱,过珍贵的一生。

在昌平的教室玻璃上,学生们写下关于未来和希望的诗。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里为他们打开了一片新世界。

一个学生在一年前聊职业规划,他的目标栏里是保安、电话销售、外卖骑手,但现在,他想做和电脑相关的编程或设计。并且在美国可汗学院上得到几个编程学习证书,负责了很多期“学堂周报”编写,还曾给大型活动做志愿者。

游离在主流教育之外,除了职业教育和工厂流水线,他们的人生仍有无数的可能,等待着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发现。

图片来源自网络

如果孩子们能在这里顺利读到高中毕业,他们就会被直接推荐就业,或者到国内一流的职业学校继续学习,之后再进入专门的领域工作。

比如,去五星级酒店学会如何办理入住,整理房间,去半导体公司学习怎么使用机器,若足够优秀,他们还将有机会借助这样的平台走向管理层。

学生们在上编程课

在欧阳艳琴看来,只有孩子们自身的力量越强大,他们面对未来的选择才会越多,照亮前路的光亮也会更加充足。

“多一些珍贵的普通人,我们的社会才会更有希望。”

在我们的城市中,有数千上万的孩子,被遗忘在“街角社区”,面临着“难留难归”的人生困境。但人生而平等,没有人可以被随意剥夺受教育的权利。

实务学堂像是一道微弱的光束,努力在升学以外,为孩子们开辟一条通往有尊严的生活的道路,希望他们离开学堂时,是「自信、勇敢、自尊、笃定」的城市新民。

在欧阳艳琴看来,接受现实,不如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如果有一天,你听到了孩子的敲门声,希望你能至少为他们打开门。”

作者:Cheryl,精英说90后作者,英国海归,用心写字。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海归和留学生的聚集地。我们传递全球资讯、探讨文化百态、创新社交模式、发现独立思想。这里有温度也有态度,欢迎气味相投的你关注精英说(ID:elitestalk)。

Reference:

谷雨实验室-腾讯新闻:教你当普通人的流浪学校:“坏孩子的乌托邦”

新青年:欧阳艳琴:带孩子们伸手摘星

财新视频:《微纪录:敲门的科蚪》《科蚪实验室:用新技术帮助流动儿童》

《中国慈善家》:欧阳艳琴:不教育孩子,只保护童年

有束光:北京有个实务学堂,想给那些被遗忘的打工子弟最好的职业教育……

凤凰网在人间:不参加高考,也不躺平,这群孩子去了这里

当代公益:为了一块屏幕改变不了的命运,曾是留守儿童的她,办了一所学堂

TED:欧阳艳琴:为什么我们要培养珍贵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