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威巡 遶境赈孤」 全民一起感受城隍魅力
▲2019竹堑中元城隍祭15日进入活动最大高潮。(图/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振道记者 蔡文绮/新竹报导
鞭炮齐鸣、锣鼓喧天!2019竹堑中元城隍祭15日进入活动最大高潮,下午一时由新竹市副市长沈慧虹代表市长林智坚扶着都城隍爷公的神轿,率领千余人的宫庙阵头都从城隍庙热闹出发,沿路车水马龙,吸引许多民众驻足旁观,市府近几年来积极推动传统民俗复兴,不仅获得全国民众热烈回响,更期盼透过融合传统信仰精神,让宗教文化不只是深耕,更能带动地方观光发展的潜力。
沈慧虹表示,新竹都城隍庙主祀「都城隍.威灵公」,是全台位阶最高的城隍爷,建庙两百余年来,不仅保存深厚且悠久的中元祭典古礼仪式,更是所有市民重要的信仰中心、新竹人的骄傲!也许有很多市民不知道为什么市府要如此积极的推广城隍文化,不仅是因为新竹都城隍庙是全台位阶最高的城隍神祇,而「竹堑中元城隍祭」更是新竹市目前唯一的民俗无形文化资产,一流的文化资产值得被一流的市民保护与宣扬,而今日都城隍爷出巡的意义,是希望借由神明的「实地考察」,能消解地方不好的事物或厄运并祈求平安,所以所到之处,民众均摆设香案,用长串鞭炮来热烈欢迎。
新竹市政府与新竹都城隍庙今年已是第五度合作,今年的「夯枷」活动虽然遇到平日,但参加人数2310人更是一举创下平日人次历史新高,直到仪式开始前仍有许多民众在庙内大排长龙等着报名,透过加强网路行销及各式相关活动,获得民众热烈回响,参与民众更有年轻化的趋势,期盼属于新竹人的城隍祭一年能够比一年更为盛大,让传统宗教文化也能变为新潮的流行文化。
新竹都城隍庙总干事郑耕亚说明,早期城隍爷出巡时,各地士绅都会要求城隍爷到自己家庙或祠堂,让他们「奉茶」,以彰显家族声望与地位,后因北门郑家多次参与城隍庙修建工作,再加上郑家出了开台进士郑用锡等上层仕绅,并获颁御赐「崇祀乡贤」匾额,在「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说法之下,城隍爷会在途中到郑氏家庙休息,接受郑家子弟「奉茶」、「洗脸」并以鸡蛋垫底的燕窝汤而后离去,这项「郑厝贡燕」至今仍然保存着传统仪式,并且是中元遶境最高潮,深具深厚传统文化内涵、地方特色及民俗意义,弥足珍贵。
新竹市政府民政处指出,今年除了来自全台各地宫庙阵头上千人共襄盛举,今年特别邀请「戊己剧团」,戊己剧团将过去的艺阵基底结合杂技等综合表演艺术技法,开创出新的风格,赋予台湾传统的民俗艺阵新的意义,让所有参与的民众能够一饱眼福,为今年遶境活动增加丰富性及可看性,让庙会祭典增添艺术娱乐表演。
新竹市政府同时也在都城隍庙现场准备了200吋大荧幕及新竹都城隍庙粉丝专页提供现场直播,分段纪录起驾遶境、艺阵表演、郑氏贡燕仪式等精彩实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