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睡不著、身體痠痛難耐、對生活失去熱情...竟患「老年憂鬱症」,嚴重恐患失智症!

老年忧郁症是失智症的前兆,又称「假性失智」,可治疗逆转。 图/123RF

• 失智与忧郁症状不易分辨

• 长辈常抱怨身体病痛,注意心理压力

• 老年忧郁可治疗逆转

个性开朗、爱聊天的陈伯伯,最近变得沉默寡言,原本喜爱的登山健行也不再热中,朋友邀约总是提不起劲,待在家的时间愈来愈长,开口就是抱怨身体这里痛、那里痛。子女以为是体力变差,所以不爱出门,后来发现睡眠习惯改变,有时睡上一整天,有时半夜躁动难眠。

老年忧郁 是失智症的前兆

台北荣民总医院高龄医学中心主治医师陈亮宇说,陈伯伯的症状看似一般老年人常见的小毛病,但这些都是老年忧郁症造成的异常行为,如果不及早发现治疗,提高罹患失智症风险。台湾步入高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愈来愈多,面对生理功能退化、慢性疾病威胁、退休后的经济问题等,容易陷入焦躁不安。

台北荣总高龄医学中心主治医师陈亮宇。 图/记者林伯东摄影

忧郁症状 长辈较难说清楚

忧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身心疾病,健忘、易怒、自我否定、睡眠节奏紊乱,但因为长辈较无法清楚言语表达,常以抱怨身体症状来取代情绪低落。陈亮宇提醒,如果父母亲食欲和睡眠习惯改变,以及活动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看肠胃科、睡眠障碍门诊都找不出问题,可求诊高龄医学科,避开对「精神科」的排斥,大型医院也有设立「整合门诊」,可顺势检查评估病情。

老年忧郁症是难以察觉的心病,易跟失智混淆,其多元症状也会影响到身体其他功能,包括认知、生活自理。陈亮宇说,老年忧郁症是失智症的前兆,又称「假性失智」,可治疗逆转,除了透过药物、经颅磁刺激治疗,应从生活与行为方面着手,持续进行就能慢慢恢复记忆力、释放情绪压力。

照顾忧郁老人,「陪伴」很重要,陈亮宇建议,多倾听关怀,鼓励参与社交活动。像参与志工服务,有助增进人际交流互动,尤其是人群连结的归属感,再次找回生活重心。

三方面预防与改善老年忧郁症:

1. 维持人际社交:

「社交孤立」是忧郁症危险因子,借由人际社交可降低长者的孤独感,加强生活的动力。

2. 稳定户外活动:

日照有助于稳定情绪,长辈多走出户外可刺激分泌体内血清素及褪黑激素,获得深度睡眠。

3. 从事规律运动:

运动可促进脑内啡分泌,心情愉悦;能增强体力、保持身体灵活度,预防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