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余生 长期恐有失智、忧郁等症状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神经部医师蔡升达表示,有研究显示,感染新冠肺炎患者脑部受到发炎反应的影响,和其他失智症、忧郁症病人的脑部很相似。(中国附医提供/冯惠宜台中传真)

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发现,感染者除了呼吸道症状之外,也会影响神经系统,包括嗅味觉异常、头痛、肌肉酸痛、头晕、脑中风、癫痫等,但这些症状在一年之后,96%的病人嗅味觉皆恢复,唯也有研究显示,感染者脑部受到发炎反应的影响,和其他失智症、忧郁症病人的脑部很相似,故推测新冠肺炎的感染者长期可能会有失智及忧郁等症状出现。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神经部医师蔡升达表示,去年,中国附医神经部团队做了系统性的回顾及统合分析,总结了新冠肺炎的神经学表现,最常见的为嗅味觉异常、头痛、肌肉酸痛、头晕、脑中风、癫痫等,研究成果刊载于去年五月的神经学前沿(Frontiers in Neurology)期刊。

于一年后,再度进行文献回顾,发现上述的神经学症状,皆是可恢复的,欧美及中东地区的研究已证实嗅味觉改变之症状,在一周内已开始逐渐恢复,一年之后,96%的病人嗅味觉皆恢复,其原理为免疫反应造成嗅味觉细胞发炎,造成嗅味觉的丧失。

但感染新冠肺炎也有可能造成长期的后遗症,今年六月21日,由史丹福大学Andrew C Yang等人发表于「自然」(Nature)的研究中,对新冠肺炎感染而过世的病人进行解剖,发现感染新冠肺炎者,脑部受到发炎反应的影响,和其他失智症、忧郁症病人的脑部很相似,故推测新冠肺炎的感染者长期可能会有失智及忧郁等症状出现。

蔡升达强调,在神经科门诊询问度最高的,是施打疫苗的血栓问题,英国研究证实,疫苗造成脑部「静脉」血栓的比例是每百万人中 14.7人,是罕见之并发症,而感染新冠肺炎患者于住院中发生静脉血栓之机率为3~20%,风险远高于施打疫苗引起之并发症。

他也以台湾脑中风学会建议中风急性期两周内不建议施打,稳定后还是应该施打,因为好处还是远大于坏处,呼吁曾中风后的病人应接种疫苗,避免发生新冠重症或是死亡,而抗血小板药物(如阿斯匹灵、保栓通)及抗凝血药物皆不需停用、亦不会增加接种疫苗的副作用。此外巴金森氏病患者,若符合资格者应尽速施打疫苗,打疫苗当天无须停药,注射部位可选择动作较差侧的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