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紅「蠟瓶糖」恐致癌 官媒人民日報也示警:勿買勿吃
蜡瓶糖在中国暴红,网路平台上有大量吃播影片。(取材自tiktok)
「嚼一嚼,吸一吸,再吐出来」,近期在中国网路暴红的零食「蜡瓶糖」在青少年间形成风潮,不少人好奇尝试,不明白为什么「难吃」但又成为流量密码。网上贩卖的蜡瓶糖多未标示生产商与成分,其中甚至可能含有工业蜡与致癌物质。人民日报更是直接以标题「不要买!不要吃」示警民众远离蜡瓶糖。
「蜡瓶糖」(也有称其为「蜡皮糖」)今年在中国网路掀起热议,大量吃播影片介绍这款「糖」,影片内容大致是直播主面前摆着多种造型颜色的蜡瓶糖,从中一颗颗挑选来吃,咬开外层的蜡之后就混合著里面的糖浆一起咀嚼。直播主除了介绍口味之外,也提醒观众「蜡不能吞下去」,不停大声咀嚼之后就从口中将蜡取出。
微博等社群平台上有许多网民留言对蜡瓶糖表示好奇、想吃吃看,也有吃过的网民分享经验,有部分给予正面评价,但较多评论是认为相当难吃、口感跟吃蜡烛或是塑胶一样。
大约在2024年开始,微博上有着极大量关于蜡瓶糖的讨论,至7、8月间仍然热议,暴红的程度引起中国媒体关注,8月9日时山东省青岛市委机关报「青岛日报」就质疑蜡瓶糖的食品安全问题,报导指出蜡瓶糖的网店月销量高达4万件,且在社群平台小红书上的美食分享帐号一旦分享吃播蜡瓶糖的影片,点赞数就能够远远超过先前其他影片,宛如流量密码。
「青岛日报」举例,原先粉丝数约60万的帐号,发布的吃播影片大致点赞数是几十人,但发出吃蜡瓶糖的影片后,点赞数高达3.9万;原先粉丝数3万多人的帐号,频繁直播吃蜡瓶糖之后,半个月内粉丝数就涨到超过10万。流量效应让更多网红趋之若鹜地拍吃蜡瓶糖的影片,抖音上的蜡瓶糖影片也是数不胜数。
不过在中国网路上贩售的蜡瓶糖,大多没有正规包装、没有标示生产商、也没有明确的成分标示(仅写着食用蜂蜡和色素)、亦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代号等,青岛大学附设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韩磊就对标示不清的蜡瓶糖表示疑虑,表示存在以工业蜡代替蜂蜡的可能性,而工业蜡中可能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即使没有吞咽,也容易在咀嚼过程中随唾液进入人体,因此呼吁中国网民不要盲目跟风食用。
9月12日,中国官媒「人民日报」也注意到了蜡瓶糖热潮,直接以标题「不要买!不要吃!这款网红零食或含致癌物」的报导呼吁民众不要食用,报导内容同样直指蜡瓶糖标示不明,甚至有些号称「手工自制」的蜡瓶糖外包装仅有标注口味,没有营养标示、生产商、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重要资讯,对蜡瓶糖的安全性发出质疑。
「人民日报」的这篇报导采访了多名食品专家,专家意见均指出此类标示不清的食品不知是否合格能够食用、亟待监管,而即使蜡瓶糖的蜡没有被吞咽,但一旦放入口中,都应当成食品处理、须符合食品规范。报导亦引述有中国民众将蜡瓶糖送去实验室检测,发现成分里根本没有蜂蜡,反而还有致癌物多环芳香烃。
网上购买的蜡瓶糖多未标示生产商与成分。(取材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