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跨省通办”再度扩大范围

本报讯(记者 王薇北京跨省通办”的朋友圈又扩大了。近日,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天津宝坻区发出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这也是该局继6月25日在香河县发出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后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取得的又一进展。

女士就职于北京依普奥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近期,因公司洽谈需要经常往返于北京通州和天津宝坻之间,由于本次业务合作涉及到两地汽车货运服务,公司取得道路货物运输许可证之后,一直没有前往登记机关将经营范围延期,疏于考虑证照之间加载信息不一致的问题,因此导致无法签订当前的服务合同。留给程女士办理业务的时间不到一周,她这下犯了难。通过向通州区市场监管局电话咨询,程女士了解到了“跨省通办”的办照新政策,办事人无需离开天津市,坐在家里就能领到通州区核发的营业执照。

在咨询人员指导下,程女士登录“北京市E窗通登记服务平台”,在网上填写了企业经营范围变更登记信息,完成网上实名认证和电子签名后,通州区市场监管局1小时内就通过了审核。“当时我还收到了一条信息,他们会把办好的营业执照寄到我家里,让我注意查收,让人感到心里暖暖的。”程女士说,“这样的服务太方便了,如果回北京办理手续再回来洽谈,可能真的就错过了最佳时机,对我们这种中小企业来说,每一次签约的机会都倍加珍惜,非常感谢两地市场监管部门的通力协作。”她拿着刚到手的营业执照高兴地说。

据了解,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充分依托“北京市E窗通登记服务平台”的技术优势,今年年初通过整合多部门审批系统实现了“互联网+证照联办”,探索并完善了“网上审批+跨域寄递”的工作模式,并将该工作模式全部嫁接移植到了“跨省通办”工作中。“‘跨省通办’的成功推行,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也是创新推动、科技赋能的结果,为的就是营造更加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和共同提升。”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通新说。

据悉,随着通州区市场监管局与周边市、区、县市场主体登记部门的工作协作不断深化,通州区目前已经和河北、天津多个毗邻市区县实现了市场主体登记的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审核。下一步,通州区市场监管局还将推动建立跨区域的“全程网办秒批”+“线下业务一日办结”统一工作标准和工作机制,通过区域间市场主体登记标准、环节、流程统一,最终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一网通办,执照公章寄递到家以及电子执照、电子印章的多场景应用,让企业真正告别“来回跑”“折返跑”。

内存

“跨省通办”正在连点成面

推动个人服务高频事项“跨省通办”,推动企业生产经营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去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指出2021年底前要基本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本市在医疗养老、社保、企业注册登记等高频事项“跨省通办”中集中发力,连点成面,已形成多点突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正在多领域“跨省通办”的实招中稳步推进。

身在北京的佛山陈先生,想在佛山购置一套商品房,由于工作原因,他无法赶回佛山市办理前期证明材料,今年4月15日,他的这一问题迎刃而解,海淀区政务服务管理局与广东省佛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确定了首批通办事项清单。陈先生通过海淀区政务服务中心便民自助终端就可以与佛山实现证明材料的“跨省通办”。海淀区的这一举措实现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的“跨省通办”。据了解,目前,办事人可以在海淀办理24项佛山市政务服务事项,包括社保、住房、纳税等领域。

6天后,也就是从4月21日起,北京市179项政务服务事项在河北省廊坊市北三县实现了“跨省通办”。重点解决在北京和北三县之间通勤人员的个人高频事项办理需求,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23类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接下来两地将通过互设“跨省通办”窗口、推行“政银合作”模式、加快系统平台对接、探索建立审批互信机制等方式,不断加强政务服务领域一体化联动,全面提升“跨省通办”协同能力。

今年2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北京已有200余万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该局强化数据信息共享,建立起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信息系统,打造全市管理服务“一张网”,通过政企合作,在河北迁安地区建立了首钢集团驻迁安矿区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为1.4万名退休人员在迁安当地提供“北京式家门口”退休管理服务,既满足了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的诉求,同时也解决了首钢集团迁安地区退休人员跨省管理的难题。

残疾人保障上,北青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今年北京将推动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跨省通办”落地实施,实现非京籍残疾人就近就便在北京申请补贴等等,中国残联表示,从6月28日起,残疾人证办理也不再受户籍地限制,新办、换领、迁移、挂失补办、注销、残疾类别(等级)变更等6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文/本报记者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