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强制老旧建物外墙健检月底到期 完成申报不到2成

北市外墙剥落砸伤路人,引发公安疑虑,北市府虽然率全国之先,提出「台北市建筑物外墙安全诊断检查及申报」,但至今申报率仅只有不到1成5。(本报资料照)

台北市建筑物外墙剥落意外频传,今年截至目前为止已发生37件。而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北市府首创强制商业区大楼超过30年,且11楼以上的大楼于今年6月底前要进行申报。不过距离6月底仅剩不到半个月时间,却只有14.8%的大楼完成申报,也让议员质疑市府遭疑漠视、坐等市民受罚。建管处说,这与费用高、社区整合难有关,会加强辅导至年底,正研议修正配套措施。

台北市政府领先全国,首创「台北市建筑物外墙安全诊断检查及申报」,其中针对坐落在商业区,30年以上、11楼以上的大楼,必须于本月30日前申报,否则开罚1至5万元,限期未改善罚5至10万元,市府补助诊断费8千元、检查费3至8万元。而根据建管处统计,北市内有913栋应申报,但截至目前为止还有777栋未完成,申报仅约1成5。

国民党台北市议员汪志冰举例,北投一位大楼管委会主委找了5家不同规模机构与业者估价,结果屋龄30年、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12层楼建物,报价落差达7倍之多,最高225万元、低至30万元,还要收取出勤、吊车、行政等巧立名目额外费用,若真要修缮又是一笔沈重负担,因此该名主委也扬言「政策没调整就不打算申报,反正罚钱都还比较便宜。」

汪志冰直言,除了计费价格不透明,光检查费用对于一般社区大楼就是一大负担。如果住户不堪负荷或摆烂不申报,市府一番美意的政策就形同虚设。汪志冰强调,3年一次的 复检频率不仅劳民伤财,更有图利业者之嫌,应建立投诉机制因应价格乱象、延长检查申报期限、放宽重检间隔年限,以及视大楼量体规模调整补助比例。

议员许家蓓认为,市府本意是为了维护外墙安全而非开罚,但申报率低是事实,加上现在也在推动全市15年、11楼以上大楼全面申报,建管处必须尽快找出问题改善,要是因费用太高,应协助辅导社区或提高补助金额,甚至评估展延申报期限,再给市民一点时间,别让保护民众安全的政策沦为另类扰民。

北市府建管处也坦言,申报率低与诊断检查、修缮费用支出高有关,其次是整合不易,有管委会的大楼须召开区分所有权人会议,要是没有管委会,邀集住户会有困难度。价格部分,将整理各家费用并尽速公告在建管处官网,作为民众评断合理与否的参考依据。对于申报期限将至,建管处则强调,会加强辅导民众申报到年底,并以「辅导为主,裁罚为辅」为原则,目前已在研议修正分期分类的时程表、辅导期、申报频率等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