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大型海葡萄」成功量产 国海院携手水试所建海藻培育场
海洋委员会国家海洋研究院与农业部水产试验合作于今年在水试所海水养殖研究中心建置大型海藻培育场,图为养殖在海洋人工表层藻场设施的长茎葡萄蕨藻。(国海院提供/林瑞益高雄传真)
海洋委员会国家海洋研究院与农业部水产试验合作于今年在水试所海水养殖研究中心建置大型海藻培育场,并成功培育本土2种大型海藻。量化采收的海藻未来可高值化应用于食品、生医、能源及环保等产业。
国海院院长陈建宏23日表示,为因应气候变迁对我国生态环境及国家安全威胁,去年3月及12月政府分别公布「台湾2050净零排放路径及策略总说明」及「12项关键战略行动计划」。国海院为推展12项关键战略中的第9项「自然碳汇」,今年与水试所共同开发陆域大型海藻培育槽及本土大型藻种量化技术,借以提供稳定的种苗来源,对于海洋栖地复育及提升海洋碳汇能力都有所助益。
国海院配合中央的自然碳汇,今年研究人员于台湾南部海域采集48种本土种大型海藻,并将采集的新鲜藻体移至陆域水槽内培育及量化大型海藻。合作研究团队透过设计陆域水槽及改良藻种生产培育模式,包括调控自然光源、使用流水培育不施肥、设置气泡幕,以及降低采收藻体的人力成本等,借以稳定提供藻种来源予高值化循环应用。
大型海藻嗣经团队培育后,目前筛选出2种本土大型海藻:长茎葡萄蕨藻(俗称海葡萄)和粗龙须菜,适合量产。这些藻种在培育及量化过程中皆渡过夏季高水温及盐度变动大等不利培育的水文环境条件,经过1个月培育后的生物量变化,长茎葡萄蕨藻的生长速度最快,约增长9倍,而粗龙须菜增长3倍。
另外,国海院于今年7月13日将量化的大型海藻提供给水试所,并由水试二号试验船将大型海藻载运至台湾海峡的人工表层藻场设施座培育试验,现已在夏季高水温的水文环境中培育这些大型海藻,量化的大型海藻未来将应用于海洋碳汇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