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溃边缘获续命5年 《京都议定书》还能活多久?

▲在南非德班举行的联合国气候会议一事无成,示威者场外激烈抗议。(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国际中心综合报导

甫在南非德班(Durban)落幕的联合国气候会议,让大家洗了一场「三温暖」。加拿大12日成为第一个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的国家眼见「京都议定书」即将崩溃,却在「加时延长赛」(原定两星期,加时两天)后,给了它一颗「九转续命丹」:同意至少展延5年。硬是把它从濒临崩溃边缘救了回来。

会后并达成「德班一篮子协议」:替《京都议定书》续命之余,亦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已开发国家负起协助穷国责任,并且计划从2020年起,贫富国家一视 同仁,在碳减排上同受法律约束突破不可谓不大,内容听起来了不起,不过能否落实仍然让人怀疑。

在1997年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是全球唯一列出具体规范,以遏阻温室气体排放的协议。但协议中只针对美国以外的全球富有国家,而且像是中国大陆印度这些高排放量国家并未在列入。美国前总统布希认为它对已开发国家不公平索性不提交国会确认。换言之,曾是全球最大碳排放国的美国,根本不受管。

日本等一些已开发国家的签署国,现时也充满抵制情绪。欧盟持观望态度,讨价还价,让第一承诺期在明年底届满的《京都议定书》,命在旦夕。如今《京都议定书》得以延长,第二承诺期从2013年开始生效,38国继续作出具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承诺,对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无疑是一项胜利。这些国家至少有多几年免受减排法律约束。中、印等国亦迫使发达国家负起责任,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协助贫穷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转用洁净能源

然而,制订新的具法律约束力减排协议,消除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分野立志高远,却是起步维艰。一切都只有承诺,所有细节尚待谈判,而这往往是最艰巨的。按照计划,协议将在2015年完成制订。4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到时会有甚么变化,就像圣婴/反圣婴现象肆虐下的地球气候一样,无人能够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