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戰為原則 維持現狀確保兩岸和平

美国国防部日前公布年度「中国军力报告」,也是拜登政府任内最后一次报告,内容指出,中国大陆不断加强对台各方面的施压。图为五角大厦空照图。美联社

美国国防部日前公布年度《中国军力报告》,这也是拜登政府任内最后一次报告。内容指出,中共不断强化对台湾在外交、政治和军事上的施压,以逼迫台湾谈判,同时也将目标设于在二○二七年达成武统台湾的能力。

两岸关系纷纷扰扰几十年,近年来随着中美关系恶化,台湾采取「亲美抗中」的政策,加深了海峡两岸间的矛盾,中共军机扰台、环台军演等已成常态,台海也被国际媒体喻为全世界最危险的地区之一。

细究两岸的走向不外三种。第一是「维持现状」,在和平相处的前提下各自发展。第二则是「文统」,也就是对岸采用围堵打压等各种手段,限缩台湾在国际上的空间,让外资有所疑虑而不愿投资,从而影响台湾的经济与外交,最终促使台湾走上谈判桌,接受统一。

最后一种就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武统」,以战争来决定台湾未来。一旦走上军事冲突就有很多不同的事态,首先如果美国不出兵协防,以台湾的军事实力将难以对抗中国大陆之侵略。即使美国出兵,面对的是遥远的路程,远水能否能救到近火还不得而知。而战争结果不外是台湾胜利抑或兵败,前者台湾将走向独立,后者则是被统一。但不论是哪种状况,台湾都将沦为战场,遭受炮火催残,军民伤亡惨重,产业停摆,社会失序,基业尽毁。乌克兰就是最好的例子。即便最后赢了战争,国力大为损伤,尚需天文数字的重建费用。这不是我们所愿看到的。

因此我相信绝大多数国人都希望能维持现状。然而要维持现状并非单方面说了算,一定要双方有共同意愿才行。两岸基于宪法与现况,原本就是「互不承认主权,但也互不否认治权」的矛盾关系,然而就是因为这种矛盾所产生的模糊地带,才让双方有运作的空间。就像过去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框架下,创造了一个让双方都能「搁置争议,相互谅解、务实协商」的共识基础,进行交通、经贸、学术等交流,维持平和状态。事实上两岸并不是非黑即白,还是有很多合作的空间,双方透过互助增加互信,才能避免兵戎相见。

另一方面,目前的亲美抗中政策看似有美作为靠山,但过分操作等于在两强间选边站,长远来说并不是台湾国家安全之福。台湾夹在中美两大强权之间,很容易就成为美国牵制中国的战略棋子,过度亲美抗中、以美国马首是瞻时,就可能被中国大陆视为挑衅,即使未有「谋独」之实,但也有可能因「倚美」而成为箭靶,承受战争的后果。因此为了避免触动彼此的敏感神经,减少不必要的怨怼或冲突,「亲美和中」应是较为理想的作法。

更何况即将上任的川普总统本质上是一位生意人,对于未来的中美台政策会如何处理目前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一定是以美国的利益为出发点。最近刚刚以百岁高龄过世的美国前总统卡特,任内对台湾之作为大家都还记得,前车可鉴,我们不能一味相信美国而将自己的命运交付他人,两岸的问题需由我们自己用智慧来解决。

虽然现阶段我们还是会持续购买军备、强化国防,但政府应该要以「避战」做为最高原则,加强双方沟通、增加互信交流、维持友谊和平,让台湾永远是个宜居乐业的宝岛,让两岸人民能够同享和平的红利,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