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MBTI测验结果定义你的人生 雪力《内在自愈》找到前进的破关钥匙

文/女子学

近几年,MBTI 16人格测验在韩国爆红,无论是在求职履历、交友软体还是戏剧综艺中都经常被提及,就连许多当红韩星与团体也为之着迷。而若要说在台湾最具代表性的MBTI推手,绝对不能不提到雪力Sherry(夏瑄澧)。

雪力于两年前成立YouTube频道《Sherry’s Notes 雪力的心理学笔记》,身为MBTI的授证分析师的她因缘际会之下发现观众对于MBTI议题颇感兴趣,就此展开一系列关于MBTI的知识影片分享,也在去年出版了第一本书《MBTI 我,和我的使用说明书》,希望透过介绍MBTI中的16型人格,告诉大家每一个人的特质都是有价值的,都是世界珍贵的礼物!

▲从前雪力并不认为自己适合成为公众人物,疫情期间开始经营 YouTube 频道,意外发现另外的才华。(图/雪力提供,下同)

不只是MBTI,别让测验结果定义你的人生

MBTI是一种以荣格理论为基础,用4个光谱倾向组成的16种人格类型评量,让我们了解自己天生的倾向是「E-散焦向外」或「I-向内聚焦」、获取讯息靠「S-感官细节」或「N-推理全局」、做决定时是偏「T-理性思考」或「F-情感同理」,以及执行决定时会「J-按部就班」或「P-灵活应变」,每一个人所评量出来的答案会受到不同的成长背景、经历不一样的人事物而有所影响,并非绝对。

然而,很多人在测完MBTI时都会纳闷:「然后呢?我知道自己的MBTI类型又如何?」雪力老师分享,她是在中年遇到人生重大低潮时开始深入探究MBTI的,这项自我探索工具让她明白自己的盲点,开始学习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完整,因此,她决定提笔写下第二本书《内在自愈》 。

借由MBTI梳理盲点,重新诠释过去的经验

如果说《MBTI 我,和我的使用说明书》是一本如同慈母般的书,那么新书《内在自愈》绝对是一本宛如严父般的存在,提醒我们:嘿,别一直卡在MBTI的结果,接下来该往前走了!在《内在自愈》这本书中主要分成三大部分:「现在」、「过去」和「未来」,先透过觉察自己现在的状态,再从过去中挖掘可能的蛛丝马迹,最后创造想要成为的人生。

这条路径雪力亲身走过,她曾经热衷研究紫微斗数,遇到挫折就去算流年命盘,总觉得自己的不顺利是命运造成的,为什么老是付出不得回报、事事不顺?直到近中年,做了很多测验评量与自我觉察,才发现自己活了一半岁数,原来过去似乎误解了自己,也发现许多关系其实是自己共创出来的。

身为ENTJ的她在职场上总是效率目标导向,经常觉得自己在组织里扮演着辛苦工作的角色,拼了命地做,不仅不一定会被欣赏,反而还踩到别人的底线。「从前我可能会认为是同事看不到我的价值,或是他们很小气怕我抢了他们的风头。」

雪力接着说:「之后我才发现我一个人冲冲冲,觉得这是为了公司好,大家一定会喜欢,也没去问别人的进度,反而因为人家没有成果,就假设他没有做,殊不知道其他人可能还在努力酝酿中」,明明想要整个团队好,最后却搞得分崩离析,而且这类型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有没有可能是自己的责任?」她反思。

认清关系是共创而来,拿回人生剧本主导权

当我们在诉说自己的经历时都有专属的剧本,同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的叙事角度中可能有完全不一样的解读,因为我们都是故事中的主角,任何想法与决定都可能「共创」剧本的情节。换言之,当我们决定了自己的人生剧本,就会找到符合剧中设定的人物来作为配角,例如:总觉得自己会遇到不好的恋爱对象,就一定会碰上渣男渣女。

「所有的关系都是我们共创来的,共创就是我的态度会影响你对我的态度,你对我的态度也会影响我回应你的方式」,故任何不幸,都可能不是他人独立的责任,而是自己与周遭环境一起创造而成的。

▲对雪力而言,所谓的自愈是看见与理解自己的伤,然后找到与之共处的模式向前走往真正想要的人生。

这么说或许有点严苛,但雪力解释:每个人的底线可能因为生长的原生家庭、这一生遇见的人事物而有所不同。如果从小一直处于被比较、批评环境的人,长大后容易自卑胆怯。当被羞辱时,第一时间可能检讨自己的行为,收到道歉后也容易选择原谅;相反地,若一个人自信心与自我价值认同感比较高时,收到他人的辱骂,可能选择反击或是就此划清界线不再与对方往来。

「我希望大家可以理解,这不是一种责怪,因为之前不是你有意识选择要被受伤的。」反而是当我们透过觉察逐一梳理这个过程,慢慢就能理解与接受,甚至原谅,这段过程便是《内在自愈》这本书核心讨论的「自我疗愈」。

不只是短暂的舒压,而是能够帮助前进的破关钥匙

在书写《内在自愈》的同时,雪力也设计了一本搭配的精装探索手帐,借由13组灵魂提问引导大家以「后设认知」的方式洞见自己的人生。「如果不能整合自己内在的某个面向,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发送不同的讯号给别人,共创出一些自己不想要的关系」,当意识到自己的遭遇不是宿命,厘清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能使我们从「无力感」中逃出,逐渐找回失去的人生主导权。

雪力强调:「受伤不一定需要痊愈,但需要理解和看见受伤的地方,这样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时,我们才可以找到新的策略应对,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或许大家在初读《内在自愈》时会感到精深,在撰写手帐时也可能数度难以下笔,但在现今心灵励志书籍比比皆是的年代,比起给大家一碗当下看了好过的疗愈心灵鸡汤,雪力更希望的是提供一把能够实质帮助前进的破关钥匙。

所谓自愈并不是没有伤,我们亦不需要完全康复才能够往前进。很多身边的亲友都以为雪力在读懂MBTI、出了《内在自愈》这本书,人生就能从此过得顺风顺水。但这不是事实,生命中不如意的事不会从此不再发生,在遇到那些不顺遂的事情时,她还是会有情绪。最重要的是:当事情发生时,除了被别人以外,能不能学会找到接住自己的方式,这即是雪力推出《内在自愈》搭配手帐的初衷!

延伸阅读

比起严厉鞭策,更该好好爱自己|百彦餐旅行销整合创办人夏瑄澧:「你只属于自己,不受任何角色羁绊!」

答应客户的事情,我一定会做到!剖析彦星.乔商总经理刘安立创业 40 年的心法:「创造自己被利用的价值」

※本文由女子学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