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负担新制 医界盼9月上路 民团反对

医界人士认为,健保部分负担改革应在疫情趋缓后,约8、9月上路;民团则认为,新制至今仍缺乏对弱势的配套,最好不要上路。(本报资料照片)

健保部分负担调涨方案原订今年5月中上路,但碰上疫情爆发、医疗量能紧缩,决定延后实施,至今未有实施时间表。卫福部长陈时中近期将接受征召参选台北市长,已无暇顾及,部分负担未如期上路,年底安全准备金恐面临不足。医界人士认为,部分负担改革已讨论逾2年,即便换了部长,仍应在疫情趋缓后,约8、9月上路;民团则认为,新制至今仍缺乏对弱势的配套,最好不要上路,对安全准备金的影响应由其他方式补足。

私立医疗院所协会常务理事、新光医院副院长洪子仁表示,部分负担是为了促进健保永续,落实使用者付费,多用多付、少用少付的精神,相关讨论已逾2年。虽然使用者付费能达到的财务效果只有约100亿,和8000亿的总额相比,规模很有限,但为体现使用者付费精神,还是应照原计划走,即便换了部长也应实施。

洪子仁认为,新冠肺炎疫情趋缓,到了9月,距离本土疫情爆发也过了约5个月,届时即便有BA.4、BA.5,也只是疫情的「小反弹」,新制应可在9月上路。若陈时中部长近期就要被征召,有新任务,医界也给予祝福,但盼望新部长能延续改革制度,促进健保永续发展。

不过,医改会董事长刘淑琼则希望部分负担新制不要上路,并认为此事与部长是否要换人无关,不是现任部长推完就能拍拍屁股走人,或是新任部长没包袱就能推动的事,应探讨的是部分负担调涨是否具合理性和正当性,毕竟这关乎民众的荷包与健康维护。

先前刘淑琼与督保盟发言人滕西华共同提案,要求健保署提出弱势的配套与监测指标,健保署6月提出了粗略、不知民间疾苦的草案,要求弱势族群准备一堆文件,还得审查3个月,又表示监测指标要晚点再提。在配套措施还不足之下,加上万物齐涨,部分负担调涨根本就不该上路。

至于年底安全准备的缺口该如何因应?刘淑琼表示,部分负担只是增加财源的方式之一,今年已经过了半年,政府应先精算年底的安全准备水位,了解落差存不存在,再穷尽一切可能补足,例如去年超收的税收,也能作为安全准备金的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