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终生穷困潦倒的人,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曾国藩善于识人,在写给弟弟们的家书中,他向弟弟们传授了很多识人方法。比如他在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十月二十一日写给弟弟们的信中,就讲了一个非常实用的识人方法。

那就是终生贫困潦倒的人,身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我们先来看曾国藩原话: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傲气一增长,始终不会进步,只能是终生穷困潦倒无所进步。

在曾国藩看来,穷困潦倒的人,他们的身上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身上有“傲气”。傲气不改,必定穷困潦倒。

这是曾国藩从他人失败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此时的曾国藩,刚刚在仕途上经历了一次辉煌的过程,他在道光二十三年,首次获得升迁,就连升四级,从翰林院一名从七品检讨,升授为翰林院从五品侍讲,而且,获得道光皇帝器重,曾到四川主持乡试,成为朝中新秀。

曾国藩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他对穷困潦倒的人的特点总结,非常有意思:

此时的曾国藩,虽然还不算成功,但在大清王朝的历史上,能连升四级的人,并不多。

曾国藩在没有任何背景,甚至没有任何政绩的情况下,能连升四级,都与他的谦逊、上进有极大的关系。

曾国藩回忆自己获得升迁的过程,认为自己从来没有怨言,即使曾经在科举路上,多次名落孙山,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不断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最终让自己的学识不断增长,从而有了获得升迁的一天。

在曾国藩看来,一个人只要没有傲气,做什么事情,都必定取得成功。

曾国藩在翰林院看到,有一些官员,一辈子也没有获得升迁,通过观察,他发现这类人的身上,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恃才傲物。

当一个的心中升起傲气的时候,要么变得狂妄自大,把谁都不放在眼中,要么怨气很大,总是把自己的不幸与他人的责难等联系在一起,身上全是负能量。

这样的人,在曾国藩看来,看不到他人的长处,自己自然也就无法长进了,时间一长,人际关系将变得异常差,没有人愿意帮助和扶持他,只能在穷困潦倒中度过一生。

曾国藩没有傲气,他是如何养成的呢?自然需要修炼,详细的修炼方法,在《曾国藩心学》中有详细讲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

本专栏重点参考资料:《曾国藩全集》《曾国藩年谱》《清史稿》《曾国藩传》《曾国藩大传》等。(图片为配图,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