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Ying C. /在聖誕節吃主顯節糕點國王派?談那些被輕忽的文化價值

圣诞节对基督教文化圈来说,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不仅值得庆祝,更不能少了相应的糕点。台湾虽不属于基督教文化圈,但由于曾有前总统夫妇是基督徒,并刻意将行宪纪念日选在圣诞节当天,因而12月25日曾长期为假日。尔后行宪纪念日虽不再放假,但庆祝圣诞已深入民间,再加上全球化与消费主义推波助澜,圣诞节在民众心目中也成为日常风景。

主显节的专属糕点国王派,如今在台湾被错置为圣诞节最新抢手甜点。图/Ying C. 陈颖提供

在日本,在圣诞节享用草莓鲜奶油蛋糕早已成为固定仪式。台湾虽不及日本,但一块美味的蛋糕或甜点,仍是庆祝重点之一。近年法式甜点风行,也有许多新选项加入战局,其中最引人瞩目的,非国王派(galette des rois)莫属。不过,虽然无论是店家或媒体,都把国王派当成圣诞甜点在行销,许多消费者也形成相关认知,但国王派实际上根本不是圣诞节的甜点,而是1月6日主显节(l’Épiphanie)的专属糕点。

在法国,圣诞节餐桌上该有的,是法语称为「bûche de noël」的木柴蛋糕或树干蛋糕,其起源来自中世纪于圣诞夜燃烧一段结实柴薪,祈求平安与来年丰收的习俗。19世纪中后,甜点师创作外型模仿柴薪的木柴蛋糕,以分切蛋糕取代烧木柴,逐渐蔚为风潮。一份2013年的法国市调指出,43%的法国人认为,木柴蛋糕是圣诞夜晚餐的成功关键,重要性仅次于全家团聚。当代法国的圣诞节蛋糕虽仍名为「bûche」,却早已脱离木柴之形,小提琴、马车、会转动的摩天轮等任何巧夺天工的造型皆有,是每年甜点主厨最激烈的竞技场。

而国王派名称中的「国王」,其实指的是在1月6日找到圣婴耶稣的「东方三王」(les Rois mages,即东方三贤士)。圣婴现身,当日因而被称为主显节。主显节约落在冬至后两周,此时白昼变长,古罗马人会庆祝「太阳复活」,认为光明终将战胜黑暗。其后教会将此节日基督教化,但传统国王派的圆形外观与金澄千层酥皮上的放射性刻纹,却保留了古老异教习俗中的太阳崇拜。现代国王派中的小瓷偶,在法文中称为「fève」,意为蚕豆。蚕豆形似胚胎,象征襁褓中的耶稣;而植物枯死后结出的种子象征新生,在古老信仰中,将干燥的豆子作为祭品,不仅是与冥间沟通的最佳方式,也有祈求丰收和子孙繁盛之意。在精美的小瓷偶兴起之前,国王派中放的就是蚕豆。

国王派在台湾被宣传为圣诞节吃的甜点,其实反映了糕点的文化意义被剥离,仅作为商品行销的事实;更深一层折射出的,是无视文化价值的心态。台湾虽有圣诞庆祝普及的历史渊源,却没有基督教文化传统,因此无论是国王派还是木柴蛋糕,对消费者来说都仅是多种甜点之一。好吃、有新鲜感最重要,无论它是法式德式还是英式都没关系。而对店家而言,做木柴蛋糕的复杂度、难度和保存条件都比国王派高,若无法注入新意,就和一般蛋糕并无二致,自然也无法刺激买气。但要像法国主厨般,年年挖空心思炫技创新,本地也没有相类的社会文化条件。找到一个时节相近、又相对有新鲜感的甜点来行销,何乐而不为?更别提在意流量远胜于传递正确资讯、或甚至知识的媒体。

消费者不清楚外来事物缘由可以理解,但更令人担忧的,其实是知道了也无所谓的态度。我就曾经收到读者留言认为「没关系」,因为「非基督徒与天主教徒也都在吃」,以及「欧洲比亚洲更重视在什么时候吃什么」,而自己「12月也在吃粽子」等。其实重点并非不能在圣诞节吃国王派,或不该过了端午节还吃粽子,而是是否能理解与尊重文化意义。对店家和媒体而言也是如此,行销商品无过,炒热买气、话题都属正常业务,但宣传错误资讯、无视事实跟风推荐,却很难令人信服。

蛋、糖、油脂、香料在过去皆是奢侈品,因而糕点在东西方皆与节庆、宗教仪式相连。它们乘载着文化意义,并非仅是可食用的商品。如果什么都「没关系」,台湾还会出现多少瞬间爆热又消失无踪的风潮,又会有多少只有永久闭店当日才出现排队人龙的店家、多少只能黯然失传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