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圣、庄育修/无产值就没有价值?被忽略的数位艺术
▲艺术呈现的形式已越来越多元,但是我们的政府思维仍然跟不上艺术变革的脚步。(图/翻摄自「集・无限-2017第十二届台北数位艺术节」脸书粉丝页)
科技与文化一直以来是密切不可分离,现今的艺术创作更是已脱离现有的物质创作,以声音、创新科技、网路、虚拟实境……等作为创作媒材,造就现在我们所见的数位艺术。
日前,现有惟一可以进行数位艺术实验的台北数位艺术中心,已经被台北市政府关闭,原因是因为数位艺术中心是实验基地,无法创造「产值」,因此营运预算被市议会删除,原本的营运团队几经考量,最后决定离开。然而,何谓「产值」?对于市议会来说,有经济价值、有收入,才是一个中心该有的价值,所以几乎没有游客光临的数位艺术中心自然就不符合期待,因此也不必再编列预算继续营运。
可是对于艺术家来说,数位艺术中心是一个进行「创新艺术」创作的实验基地,就如同一般的科学实验室一样,其所谓的「产值」就是在艺术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艺术作品,更何况既然是创作实验基地,当然就不是如一般的博物馆、美术馆以游客的参观人次、门票收入作为其考评的标准。
在这样的契机下,日前特别安排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员会以及文化部、科技部,前往松烟文创园区及台北数位艺术中心参访「集・无限-2017第十二届台北数位艺术节」,在经过策展单位的胡朝圣先生及策展人骆丽真老师的介绍下,欣赏、认识数位艺术之美,也让同行的文化部杨子葆次长与科技部苏芳庆次长,对于未来要如何跨部会协助发展数位艺术有进一步的概念。
胡朝圣先生在我们参访的过程也表示,数位艺术中心的关闭,对艺术界来说是件非常重大且惋惜的事,代表着政府对于创新、数位艺术的不了解与不重视,然而艺术、文化的创造,本来就是不断的实验与变革,对此,同行的文化部杨次长亦表示,未来的空总文化实验室,将会是所有艺术类型的大型实验基地,数位艺术也会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其实在参访的过程中,可发现艺术呈现的形式已越来越多元,但是我们的政府思维仍然跟不上艺术变革的脚步,文化部对于科技不了解,科技部对于科技如何结合艺术一头雾水,话虽如此,改变的第一步也已跨出,未来也希望两个部会的合作会愈趋密切,借由政府的力量让这些进行数位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可以有一个资源丰沛的实验空间,桃园就很适合发展作为年轻艺术家起步的实验基地,台北不重视,我们桃园要,而且紧紧抓住,为台湾创造更多「新艺术」。
好文推荐
陈学圣、庄育修/你是否听到藻礁的呐喊?
陈学圣、庄育修/典藏艺术,不是有钱就可以
●陈学圣,立法委员;庄育修:委员助理。陈学圣曾修订文化资产保护法、博物馆法、电影法、水下资产保护法等,对环境保护不遗余力,并关注动物保育议题,致力于台湾土地上文化历史保存与自然环境永续发展的关怀。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