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也会老病死!「修护师」像医生 被忽略的幕后功臣

▲你知道「修护师」这个职业吗?他们就像是艺术品的医生和保姆。(图/艺术银行提供)

记者林育绫/综合报导

艺术品跟人一样,会生病老化、死亡,然而艺术银行的「修护师」就像是「艺术品的医生」,也是每次展览能完整呈现在观众眼前,却总是被忽略的幕后功臣。「艺术银行」为了跟大众分享如何照顾购藏的艺术品,即日起至10月31日举行「画说保存维护」展览,也为大家介绍这个特殊的修护师职业。

▲艺术银行举办「画说保存维护」展览,跟大众分享如何照顾购藏的艺术品。(图/艺术银行提供)

艺术银行目前已收藏2千多件当代艺术作品,透过租赁流通,让作品展示于各个公共空间,然而在展示或运送过程中,不免因空间或各种因素产生破坏,这时候就必须由「修护师」做事先的评估、保护,还有事后的修复,俨然像是艺术品的医院。而「修护师」的角色,就像是艺术品的医生或保母。若遇上难度较高的案件,也会再「转诊」委托专业单位负责。

目前艺术银行由文化部编列预算,交由国立台湾美术馆成立专案小组执行,国美汪佳政主任秘书特别提到,艺术银行在2013年成立后,采行「只租不卖」的业务型态,让国内艺术家作品的能见度增加,至今已完成488个租赁案,获得民间企业及政府单位热烈的支持。

▲每个展览能完整呈现在观众面前,都有个常被忽略的幕后功臣,就是修护师。(图/艺术银行提供)

汪佳政说,当每个展览完整呈现在观众面前时,有一个幕后功臣常被忽略,那就是我们的保存维护人员「修护师」。这次的展览,就是希望让大家了解当代艺术的保存维护观念,以及了解艺术银行是如何认真对待每件作品。

美国保存维护学者黛博拉.诺里斯曾说,「并不是所有的当代艺术都能永久保存,也不是所有当代艺术品都想要被永久保存。」在艺术创作观念改变、媒材取用多元,艺术家重视创作表达胜于永久保存的现今,当代艺术的保存维护成为很重要的课题

▲修护师汪欣桦教学无酸纸盒手作体体验。(图/艺术银行提供)

「画说保存维护」展览,特别挑选8位艺术家媒材各异的作品示范展出,让观众可一窥艺术银行如何进行当代艺术的保存维护工作。

策展严碧梅表示,当代艺术的创作不再局限於单一媒材,复合性的作品逐渐成为常态,而艺术银行作品的展示空间条件不同,并需接受反复的包装运输与舟车劳顿等各种考验

而修护师不仅要管理2千多件作品的进出,更要为每件作品的健康把关,如何与时俱进的因应创作技术与展示条件的变化是一大挑战。此次希望以教育展的形式,让大家认识当代艺术的保存与维护的课题。

▲「艺术银行」也曾经参展2019台湾文博会,以《半透明》作品揭秘修复师这个犹如透明人、默默守护作品的特殊职业。(图/记者林育绫摄)

艺术银行「画说保存维护」当代艺术展将于展览期间,规划台北、台中共3场《作品保存维护的美丽与哀愁》系列专题讲座,还有2场《修护小小兵》体验工作坊,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分享当代艺术的修护知识与日常甘苦谈,同时带领大家亲身心爱收藏品进行修护,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

艺术银行认为,艺术品是人类文明发展及文化的累积产物,具有美学价值及历史意义。如果可以妥善维护,让更多人看见,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文化,让后代子孙也可以享受到美好的文化资产,因此邀请大家光临「艺术银行修护室」,一起认识当代艺术保存维护的「美丽与哀愁」。

「画说保存维护」展览时间:2019年8月23日至10月31日地点:艺术银行 展示室地址台中市西区自由路一段150号

☆《作品保存维护的美丽与哀愁》系列专题讲座9/21(六)「作品医生的理性感性—选对创作材料带你上天堂?!」/国立台南艺术大学专任助理教授 吴盈君老师9/28(六)「作品青春保健室—艺术品居家照护小撇步」/专业油画古迹彩绘修护师 陈佩玉老师10/19(六)「艺术市场的X档案」/正修科技大学艺文文物修护中心修护师 郑世强老师讲座详细资讯请点此

☆《修护小小兵》体验工作坊9/7(六)14:00-16:3010/26(六)14:00-16:30(酌收材料费500元)讲师:艺术银行策展人 严碧梅/艺术银行修护师 吴佩锜/艺术银行修护师 汪欣桦详细工作坊报名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