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美馆古琴乐器特展 再现「万壑松」风华

▲13床古琴传统琴,及40余件民族乐器,森然罗列别开生面。

新竹振道记者林彦斌/新竹报导

新竹市美术馆即日起展出「从台湾的第一床古琴谈起〜占梅单志渊 古琴乐器制作特展」,13床古琴与传统琴,及40余件民族乐器,森然罗列别开生面,林占梅的「万壑松」古琴,1:1比例复制,文化瑰丽风华再现,另外还有专题讲座、亲子活动及音乐会等,展期至3月26日止,开幕式订于25日(六)上午10时举行,欢迎艺文同好踊跃前来欣赏。

新竹市文化局表示,台湾第一位拥有古琴的竹堑先贤林占梅先生,与运用现代最新科技制作古琴的单志渊老师,在美术馆的古迹建筑中展开精采对话,由「古琴」串联的传统与现代,共分为四区展出,一楼展出单志渊老师与林占梅先生的个人简介,及单志渊老师历年来专利发明及创作的经典乐器;二楼展出单老师所制专利古琴与12床传统古琴,及林占梅「万壑松」依比例复制的唐琴

新竹市文化局表示,林占梅先生珍藏的「万壑松」古琴,是台湾历史有纪录的第一把古琴,2008年单志渊老师以1:1比例复制,二代古琴文化瑰宝一展风华,另外还有林占梅先生的诗品与相关史料供人查阅,单志渊老师的古琴乐器共鸣音箱专利发明,也首次在美术馆公开发表。

林占梅的玄孙林事樵校长表示,高祖父林占梅先生是一位对台湾非常有贡献的新竹先贤,生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卒于同治七年(1868年),一生急公好义、淡泊名利、忠肝义胆,毁家纾难,保乡卫民,精神颇受民间歌功颂德;而占梅先生也是一位风雅成性,能书能画、擅琴,尤精于琴诗相济,一边抚琴一边吟诗,因好鸣琴爱琴成痴,藏有古琴数张,是一位多才多艺,允文允武传奇人物

林事樵表示,先祖林占梅《潜园琴余草》约有诗一千九百余首,其中以咏琴为主的诗篇颇多,足见弹琴已融合在他的园林生活中,「万壑松」古琴(由私人搜藏)是台湾现存最远古绝无仅有的一床古琴,距今已有1260年的琴龄,是台湾历史有纪录的第一把古琴,亦是罕见稀世文化瑰宝。

今年已届60岁的单志渊老师表示,自幼受到父亲的熏陶,而喜爱江南丝竹;1980年起学习汉式木作,继而因志趣沈醉于中国乐器制作,举凡古琴、古筝扬琴二胡、琵琶等皆能精通深入,在中国乐器制作上深获专家考验及赞赏,荣获多项专利及优等奖项,因缘于唐朝风格家具制造渊源,有感于木材纹理及对声音特殊的感动,投身乐器制作已逾30载,从一开始对乐器外型的追求,再求声音美学的定义,从乐器制作的入门,渐转心境,形成对制作的造物使命,以完美的发声条件,使声音经由美的追求,物化成艺术的天堂。

1986年单志渊踏进制琴的行业,掌握制作技术后,也开始承接乐器的维修,在拆解、尝试修理过程中,发掘整理出中国各家制琴的优缺点,使得自己的技艺更加精进;1993年与成大资工系副教授苏文钰结识,开始以科学方法制作传统乐器,颠覆以往乐器的制作过程,借由实验制作量测制具和相关设备,也透过电脑软体、声音检测的仪器,将乐器的音色标准化、逻辑化,并且靠物理、力学的基础修理乐器,如更换零件时,改变乐器的发声角度,使乐器各部位搭配适宜,有时还能神奇的将维修的乐器升级。

10多年来单志渊在校园中传道、授业,解惑也变得真实又神圣,以求真、求善、求美的态度,制作全新领域的专利产品,在过程中,连结的是校园及年轻人的心,也启动了学习者的创作与发明动力,为产学合作建立最具体的成效,以此为终身之职志

25日 (六)上午10时开幕式中,专题讲座邀请武丽芳博士主讲「林占梅与他的古琴」,并由竹社30位学员吟唱占梅先生〈闲中自述〉、〈携琴〉、〈良宵〉等诗品开场;3月4日(六)下午2时30分邀请资深斫琴家孙于涵老师「古琴之美」专题讲座;3月18日(六)下午及3月25日(六)晚上分别有亲子活动及音乐会,欢迎有兴趣民众踊跃参加。详情请洽1999市民服务专线或拨打03-5332841文化局专线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