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和赵灵敏激辩:年轻人应该创业还是打工?

5月11日,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与资深媒体人赵灵敏进行直播对话,一起探讨关于技术创新的话题,本文为直播文字实录的第二部分:

主持人:现在我们直播间里有很多网友在提问,不少人希望两位老师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年轻人是应该加入大公司工作,还是去做一个创业者?

陈志武:我觉得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家庭条件允许,一辈子还是要去做一些创业的尝试,不管最后成功还是不成功,都要去试一试,给自己带来关于人、关于社会、关于技术、关于商业等方方面面的新认知,新体验。

我自己创业过至少两次,这让我这个做经济学研究的人,跟其他经济学家对商业、对市场的感受不同。比如,以前每个月领工资的时候,从来就不会去想给我发工资的钱从哪里来?一旦自己做老板以后,你每个月都在想下个月的工资从哪里来;如果没有收入,你就会担心关门的压力;如果关门的话,怎么跟追随你的员工交代?等等。

赵灵敏:我觉得没有一种人生道路是适合所有人的,还是要看个人的具体的情况。如果你家里条件不是那么好,你可能现在还是要做那些很快能够赚钱的事情;有些人性格喜欢按部就班,那就做公务员或者去打工。

我自己现在身处创业之中,深切感觉到创业并不是适合每个人,它对一个人的心智、综合能力、抗压能力考验是非常大的。所以如果你有条件,可以做一些尝试,但不要从众。了解你自己、你的性格特点、你所拥有的禀赋和资源,把这些想清楚再做选择才是比较理性的。

陈志武:我希望年轻人把握好自己的兴趣,这是最重要的,只要你自己按照兴趣做事,外面发生什么,其实对你的影响是比较小的。

我自己基本就属于这种情况,从小学以来,一直都是好奇心驱动,我1990年在耶鲁读完博士,去了威斯康星大学教书,然后再换到俄亥俄州立大学,之后又再回到耶鲁做教授,到现在,其实我从来不是把到哪个大学、发表多少论文、出版多少本书,作为我人生的具体目标,而一直受好奇心驱动。这样反而能做出更多、更与众不同的成就。

如果你在追求自己的兴趣,就不一定在乎其他身外之物。

赵灵敏:所以您做学问更多的是从个人的兴趣和喜好出发,后来的成就是自然的结果,而不是说一开始做这件事我就想要它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刚才讲到中美创业的不同,我觉得至少有一个不同:在国内你跟很多人去聊他为什么要创业?他想象的终点往往是过几年我要上市,后面的事他就不怎么想了。但是在美国,相当一部分人创业,是要替人类解决一些问题,这种意识他们还是要更强烈一点。

这个就是我一直要说的,我希望我们这个社会能出更多特立独行的人、纯粹的人,因为感兴趣为了追求真理而做一件事,而不是因为它有什么好处。

热门的专业和领域一直在变化,想用今天的认知为未来几十年做好规划是不太可能的,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去做事,才能真正以不变应万变。有时候你的初心是无用,可能最终能达到一个最大的有用,你抱着一个非常功利的目的,反倒不见得能得偿所愿。

在未来,算法、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可能很快就会让今天有用的东西变得没用了,而一些现在看起来没用的东西,可能才是未来最大的一个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