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上任前的总体经济课题
(图/路透)
再过不到3周川普就要上任。他之前发表过很多谈话,政策方向明显,就是要用关税等手段促使「美国再度伟大」。我们可以先分析一下这些政策,在经济上可能带来的冲击方向。
先说关税。如果川普上任第一天将对中国加征10%关税,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25%关税,对美国和世界经济有何影响?
关税的直接效果是增加进口成本,从而全部或部分转嫁到购买者,包含最终消费者和使用进口中间产品的厂商。这些转嫁的成本,将造成批发和零售价格上涨,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物价上涨,而对实质生产发生供给面缩减的紧缩效果,让GDP成长下降,如同石油危机时进口原油的涨价一样。
日本第一生命公司研究员最近公布利用投入产出表,设算出价格上升和经济紧缩的效果:美国通膨率预计将加速约0.2%,中期GDP水准将下降0.2%。此外,若关税对象扩大到日本和欧盟,且各自采取报复措施,对美国GDP的影响将增加到负1.2%。
同研究发表了这些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中国大陆、墨西哥、加拿大因美国关税上调对美出口减少,透过供应链蔓延至各国,压低中期GDP水准达负0.1%;如果这些国家采取报复措施,下行压力将增加至负0.2%。
这些数字的方向对经济成长看起来不利,但其绝对水准似乎比想像来得小。毕竟对中加征10%关税,已经比竞选期间所说的60%小了很多。此外,我们也需注意的是,贸易发生的源头是「利润」,利之所趋,石缝也可长出树木。
所以有研究显示,之前川普发动的贸易战,引发美国自中进口占其总进口比率的下滑,但中国仍居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的翘楚,基本原因就是经济力量使得贸易绕道而行,转透过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地的终层加工进入美国。川普对于墨西哥的关税堵绝,最后也可能让贸易透过墨西哥以外的管道,让源头来自中国大陆制造链的产品,仍得以进入美国。所以,这些总体设算的最终效果,可能还要打折扣。
在美元方面,川普希望美国的全球贸易逆差减少,美元应该贬值。其实,关税等同于贬值的一半。如果一国对进口课税,对出口补贴,其贸易和经济效果与货币贬值相同。不过,川普又说必须保持美元伟大,所以这个选项不存在。可以预见的是,除非川普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缩减赤字,美国贸易逆差不会缩小。
还有一个因素,不但不会让美元贬值,反而有推升美元升值的功效,就是生产性资本进入美国。如果关税够高,的确有某些产品的某个比例,其生产会转而在美国本土发生。其实,这才是川普政策的根源:他想用关税来延长美国制造业的生机。
对某些产品而言,这的确会有减缓关厂、促进生产和就业的短期效果,但长期将使美国受保护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更差。川普曾举美国在19世纪采高关税措施,使美国工业化得以生根的历史作为引证。但目前情况可能不如他的预期,那时美国制造业相对于英、欧而言,属于「幼稚」产业,需要保护才有机会存活和发展出全球竞争力,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
美国副总统当选人范斯,在尚未成为政治人物时曾说他在理念上偏向共和党,但政治上没有直接支持共和党,因为他看不到该党提出支持美国穷乡僻壤人民的政策。他现在当选副总统,希望他能在川普政府发挥力量和想像力,让美国中下阶层百姓的生活可以改善。高关税和强美元看来不会是有效解决方案,必须找出其他方法。(作者为东吴大学讲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