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息創新3/投入互助喘息 里長鄢健民:我有切身的感受

台北市文山区明兴里里长鄢健民说,因有切身深刻的感受,去年12月起积极推动互助喘息」,他说,因为「我有切身深刻的感受」。记者胡经周/摄影

互助喘息发挥功能,对照顾者是莫大的帮助。台北市文山区明兴里里长鄢健民说,卫福部于民国107年推动长照2.0,并设立A、B、C服务据点,当时就有这样「互助喘息」的想法,于成立巷弄长照站后,培力约20名照服员,期盼提供互助喘息服务,但当时风气尚未盛行,因此没有成功。被问到为何想要积极推动「互助喘息」,他说,因为「我有切身深刻的感受」。

鄢健民说,10多年前,年约90岁的爸爸急性中风出院后,健康恢复不错,但有次洗澡跌倒,髋关节骨折后,行动不变,家中即聘请外籍看护工照顾,随着爸爸过世,外看继续照顾当时80多岁的妈妈,但外看休假时,照顾工作落在自己身上,即使只是照顾1、2天,就感到十分疲累,尤其是晚上睡觉,担心妈妈临时有需要,须睡在妈妈床边的地板上,但他担心妈妈有临时状况常睡不好。

「有着照顾妈妈的经验,对外看等照顾者有着同理心,真的很辛苦。」鄢健民说,更何况照顾者需长时间从事照顾工作,身体负担十分辛苦,且在照顾的同时,可能还有其他工作、家务要做,无法随时看着长者,心理更充满压力,这样的情形,同样发生在本国籍看护工及负责照顾的家人身上。

鄢健民说,明星里成立巷弄长照站后,培力约20名照服员盼提供互助喘息服务,但日照机构、日间托老等A、B级据点已把个案收满,再征求个案十分困难,最后只好转型开设音乐辅疗、创意美劳、体适能等延缓长者失能课程,如每次体适能课程约10多人参与,运动因人而异,符合个人处方笺。

直到去年,鄢健民于台北市社会局听取家庭照顾者关怀总会关于互助喘息的简报,当下十分心动,多年来的遗憾,终于有机会提供互助喘息服务,但自去年12月推广至今,许多人并不清楚此一观念,目前每周约只有2位长者参与,有时更没有人来,现正由邻长、志工针对邻里65岁以上、1200多名长辈逐户拜访及问卷普查,了解经济、身心状态及需求,若有需要可安排互助喘息。

「万事起头难,一定要撑过去。」鄢健民说,一般民众对于失能、失智者的照顾模式,仍多停留在机构内照顾,对社区的互助喘息「听所未闻」,而社区服务的初衷是希望建构平台,让自己也可在地老化,期望透过更多积极宣导,让尚未失能的长辈多参与课程,熟悉巷弄长照站的服务后,未来面临失能时,可以更快熟悉日照、巷弄站等长照机构的环境及服务。

鄢健民指出,现在也由文山区老人服务中心、健康中心及万芳医院神经内科医师等推广、转介,吸引文山区周边邻里的长辈都能就近参与,因此,将于下月7日在明兴里巷弄长照站举办课程,邀请本国、外籍照顾者及被照顾者、照顾者家人前来了解互助喘息,目前互助喘息在周日开放,未来希望于平日也能提供伴读等服务,让长辈乐于参与。

台北市文山区明兴里里长鄢健民说,成立巷弄长照站后,培力约20名照服员,期盼提供互助喘息服务,但当时风气尚未盛行,没有成功,如今当初的遗憾重新开始,万事起头难,一定要撑过去。记者胡经周/摄影

台北市文山区明兴里里长鄢健民(后中)表示,目前巷弄长照站开设音乐辅疗、创意美劳、体适能等延缓长者失能课程,如每次体适能课程约10多人参与,十分热络。记者胡经周/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