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的革命」到「学校的革命」

新石

为了整合资源,将中小学进行合并本是一件好事,可是用一种革命心态就变了调了!

首先「革命」要「革」谁的「命」!,是「革」教材的「命」 、「革」学习的「命」?还是要「革」学校的「命」,我总觉得在这些细致的小事上太短视、太躁进,最后会变成还没尝到甜头,就把原有的基础给毁了!

学历史的都明白,「革命」的激进,到最后只有收拾烂摊子的份,非到必要不会这样做,反而缓慢的「改革」比较能收效问题教育百年树人事业,如果用政治人物速成的眼光来看,简直像乌龟一样慢!可是乌龟一步一脚印才能成就坚实的基础,如果像兔子一样,很快地跑到了终点,对于过程视而不见,就这场赛事来看,我怕失去的会比得到的多吧!

前一段时间日本有个分校的小学生因为学校合并的问题跑去卧轨,这样激烈的手段当然不可取,可是对于一个纯真的小朋友而言,他心目中的学校和大人以利害权衡下所看到的学校是大不相同的。

就像我们的教育政策、学校改革,常常都是上面怎么说,下面就怎么做!除了那些主其事者和相关专家学者以外,在心有定见、或是势在必行的情况下,询问家长老师意见,到最后都只是变成聊备一格,反正都已经决定要怎么做了,来自基层老师或家长的意见最多也只是参考而已!如果上面的因为其他的考量而坚持实行,下面就得勉强配合,然后教育政策做错了再改、改了再错、错了再改,这样看起来谁是白老鼠就看得再清楚也不过了!

为什么进行所谓的「课程教学实验」,就要开始进行教师、学生的大风吹,是不是这个「课程教学实验」,只能适用另外一票老师,对于待在原学校的老师根本会水土不服,这样的「课程教学实验」的排他性这么强、适用性这么窄,就是不知道当初是从谁的脑袋中发想出来的,如果只能有某一票老师适用接受,即使实验成功,以后的发展性和接受度也是让人很担心!

其实在这当中,我比较担心的是「人和」的问题,不可讳言的,当教师身处在学校整并的风潮之下,心中一直有种去留两为难的不安定感,然后又要稳定心绪教书,到最后受到最大影响的还是学生,这些环环相扣的细微处大概是上面从事教育革命的人所未曾想过的,从事教育的人还是需要某些安定的心绪,这样他才能教导性格安定的学生。

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和老师,并透过彼此的互动进行教学相长,这当中存在着某种稳定、安全或信赖关系,这样的关系建立不易,所以任何的教育政策改变、甚至革命要去深切考虑的,其实就是尽量不要去破坏这样长久建立起来的基础或感情

我知道讲这样太感性,对于一些崇尚理智的教育人来讲过于不切实际,不过我还是要说,当一个人离开学校以后,对于学校的怀念很少是一些教育方法或知识,反而是一些学校师生互动的点点滴滴,或是怀念、或是痛苦、或是痛苦以后所产生的感激之情,当学校人事已非,或是整个不见,除了少了一个回忆的场景,或许连生命的某个部份也不再完整了吧!

常常经过山区,都会看到招牌上用惊悚的红字写上四个大字--「不纯砍头!」原来是卖蜂蜜的为了标榜蜂蜜的纯正,用这样的方式来做广告,可是吊诡的是,如果蜂蜜真的不纯?该砍谁的头?是砍老板的头吗?你如果这样想就错了!不纯铁定砍蜜蜂的头,谁叫它生产的蜂蜜不够纯!这或许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下、不管是「学习的革命」或是「学校的革命」的真正涵义吧!

作者新石,宜兰,国小教师。简介表示,这个世界应该更好,所以就把想像的世界透过文字写出来,只要大家相信这个闲居偶得的一点小小观念或想法有成真的可能,这个世界就会慢 慢改变,这就是他的初衷--分享自我、改变世界,至于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人,一个充满想像浪漫的读书人,似乎是嬉笑怒骂,却是虎啸龙吟,如果以诗来言志就 是:「漫步田光一亩间、前尘往事在眼前、风流潇洒不敢问、特立独行一片天!」。本文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文章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