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看台湾》2024大选 召唤理性还是自醉感性?(李林杰)
中选会10日宣布,第16任总统、副总统与第11届立法委员选举定于2024年1月13日星期六举行投开票。图为2020总统大选民众投票情形。(本报资料照片)
国民党近日宣布,2024年总统大选的候选人,将采取征召方式决定。目前,民进党总统人选确定将由兼任党主席的副总统赖清德角逐,国民党则以新北市长侯友宜呼声最高,鸿海创办人郭台铭则表态有意重返国民党争取提名,其他人选包括中广董事长赵少康、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而随着国民党提名机制的逐步成型,2024年总统大选进程即将拉开帷幕。
按政治市场学派的理论,对台湾政治作类市场譬喻。则在台湾的选举政治场域,有且只有两个真命题可资做政治市场中的选民之可选项:认同问题与两岸问题。国民两党作为政治市场的卖家,提供包装攸关此两种命题之不同论述的主张作为产品,供选民选择以易取选票。认同问题,对应于台湾处于认同失焦流散的非常态社会现实,立基于选民在感性维度的倾向锚定;两岸问题,对应于台湾处于非制度化和平状态之现实,取向于选民在理性维度的思考选择。选民在前者的分歧,取向于「中国人/台湾人双重认同」与「单一台湾人认同」的张力;很明显,这是民进党的主场:通过诉诸台湾选民人格中感性之一面积累自身的选票来源。
林浊水千禧年党内辩论曾言:「民进党的主场在主权,国民党的主场在和平,这两个主场不可能全拿。民进党要守住主权,但也不要冲过头,因为要在和平部分少失分。想在和平抢到分,甚至赢,是不可能的。」林浊水话说得不是很准确,若论主权,国民党一直以来的论述都是依据《中华民国宪法》的主权论述,而相反,民进党的论述则与其说是包装某个主权,毋宁是在摧毁某个主权。民进党的主场不在「主权」,而在「主权感」,后者实则为「单一台湾人认同」支撑起的两岸互不隶属而斩断连接点的台独论述;说到底,还是诉诸感性人身份认同的动员。
民进党在台湾人眼中的「选举形象」大致可以用这样几个词来概括:施政不当,贪腐成性,对外强硬,抗中保台;政绩上乏善可陈,遂主场则只能在台湾人感性认同上支撑起情感票,即林浊水所谓的「主权」。人一旦感情用事,是会生发溺爱的,这种溺爱即一种过分宽容。见之台湾政治,即选民对民进党的宽容与国民党的苛责。以去年的四大公投为例:两个挑选的是蔡英文政府执政过程中的败笔——经常断电、进口莱猪。第三个「公投绑大选」是之前民进党惯用的伎俩,国民党斗转星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四个「珍爱岛礁」是政治正确的环保议题。蓝营的议题选择可谓占尽道德制高与功利最优,然而被绿营零封,可见溺爱至极。
人人都爱「生母」而不亲「后妈」,当民进党掌握爱台湾之话语权,诉诸感性认同投票当了「生母」,国民党遂成了「后妈」在夹缝中生存。所幸,感性认同投票所导出的「后妈」与「生母」之逻辑,立基于和平是常态、选举更重要的判断上。唯有和平是常态,那么可以诉诸任性与溺爱,依靠人格感性守住民进党的「主场」。而一旦到了生死抉择之时,感性人会变成理性人,理性的选票动员会压倒感性的选票动员。俄乌战争的爆发,对台湾社会氛围造致深刻影响,民众担心战争风险的心理愈增;而两岸问题的时间约束愈近,结构影响则愈大,愈可以倒逼选民从感性人回归理性人,认真审视何以保存和平的两党政纲。
于两岸问题,大陆的统一目标是既定不变的。逻辑上分三个步骤:首先如有可能,两岸直接政治对话和平统一;其次为次优解,两岸直接对话无望,转而与美方接触谈判以交易台湾未来;最次,以非和平手段主导两岸统一进程。而逻辑上言,统一后安排的制度版本也有两套:和平统一解决后的「弹性一国两制」与武力统一解决后的「硬性一国两制」。两党的两岸论述因应大陆的统一约束而展开。
国民党的论述集中于大陆步骤的第一点:将大陆规划中的方略步骤永久性停留在第一阶段,或者说尽可能拖长。比如张亚中先生的「统合论」,它分签署和平协议(中程协议)、建立共同体、终极统一等三步,以漫长的过程来保证台湾平安。第三点代表着战争,而第二点意味着被交易过程中「被交易」的可能。而国民党相应的制度安排论述也是聚焦第一点「弹性一国两制」,如黄年先生的大屋顶中国,引述汪道涵先生「现在进行时的一个中国」,那么两岸现状本身就是一个「一国两制」。于大陆而言,研判整个国际格局演变是东升西降,着眼两岸统一进程强调心灵契合,与国民党的论述是存在交集的:时间推移见证的是百年变局下地缘政治东升西降之势,弹性一国两制聚焦的是统一进程中两岸民众逐渐契合之心。
绿营的论述,核心思路则是越过第一、第二阶段,直接针对最恶劣的第三阶段做准备。以今年1月5日联合报「民意论坛」醒目刊出「祸延台湾子孙是美意?」一文所论在台湾西岸布雷之事为例:此文是退休大使吴建国就美国军售民进党10分钟可埋万枚地雷的布雷系统,痛批蔡政府竟公开向美方表示诚挚感谢。吴建国预见扫雷的花费、美丽海滨的毁灭、个人及子孙的安危,其实近在眼前的冲击是台湾的经济。不难理解,绿营的两岸论述针对的是第三阶段,显而易见的是台湾无力为战,不如「自毁」以备战;所谓「坚壁清野、不留片瓦」。
绿营论述中可悲所在是,其认同问题的论述极大限制了其两岸问题的论述,斩断「中国人认同」的任意可能性,使得其无法选择两岸论述中的第一步骤,大陆让步只能给「中国人」;而其两岸问题的论述极具自我实现的效力,蔡政府磨刀霍霍、自毁自弃得如火如荼,可能迫使大陆提前出手摊牌。
2024对台湾选民是大考,是召唤自身的人格理性,抑或是继续自醉于人格感性,留待历史见证。(李林杰/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研究助理)
【征文启事】
中时新闻网「两岸征文」栏目,征文主题: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两岸看世界、两岸一家人、两岸新时代,欢迎全球华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过亲身经历的故事,刻画两岸社会肌理,描绘世界见闻,打破刻板印象,促进两岸民众相互了解、建立全球视野,向读者展现时代的脉动与发展趋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脸书粉专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欢迎线上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