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看台湾》我在美国教《台湾性别研究课》(下)

林奕含生前曾受访谈自己新书《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摘自Readmoo阅读最前线)

第8周

女性情欲和性别创伤

这周两次课,第一节讲女同的故事,第二节讲林奕含。

第一节纠结了很久,刚开始想讲邱妙津(1969-1995)的《鳄鱼手记》(1994)。但故事太长,选不出最合适的,就放弃了。后来打算讲她的《蒙马特遗书》(1996),因为是书信体的形式,比较容易选择篇目。临到开学,突然读到陈雪(1970- )的短篇小说集《恶女书》(1995),一下子陷了进去。于是选了唯一有翻译的《寻找天使遗失的翅膀》。

讲课的时候,有些失望。可能学生对于女同的文学了解太少,在自己读小说的时候都体会不到,需要我去补充很多,如果还有机会讲课,需要再考虑一下如何安排。

第二节讲林奕含(1991-2017),《房思琪的初恋乐园》(2017),第二次看,还是极其心痛。

或许这是一个极佳的机会,我需要明确告诉学生在性骚扰、性侵面前,如何保护自己,要大声说出自己的痛苦,不要只是憋在心里、责怪自己。要告诉大家,写作或许没用,但实际上很有用,写下来,让更多人知道,至少可以告诉大家,你不是一个人,如果能激励人们行动,就更好了。当然,行动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至少可以劝慰自己勇敢地活下去。

第一次读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时,我在饱含情感的状况下,在自己的电台录过一些阅读和感想。大家可以点击查看更多信息。

https://music.163.com/#/program?id=1368328596

第9周

原住民女性的自我表达

这周的第一节也是我纠结了很久、几次想要替换、但最终保留下来的内容,也就是贺照缇的纪录片《未来无恙》(2018)。

这部纪录片以两个女孩从青少年到成年的几年时光为主轴,来讲述女性成长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纪录片中的两个女孩都经历了家庭暴力,并在这种暴力中不断自我救赎,也在家庭中去寻找与母亲的连接。对我来说,其实是颇为感动的电影。但是,因为其中的一个女孩是原住民,这个影片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很多专门从事原住民相关的社会工作者认为,这样的电影强化了关于原住民的刻板印象,无益于汉人了解原住民。而纪录片所关注的家庭暴力问题,又引起了另一番争议:这样的叙述,到底想给观众带去什么?只是观看(gaze)创伤,然后流几滴泪,给一点廉价的同情,然后就结束了吗?如何把握纪录片中的伦理问题,是导演受到很多苛责的原因。

在课上,甚至有个同学质问我说,你为什么选这个纪录片给我们看,而不是其他的?或许,一方面我还是被片中的母女关系触动很深,是对我个人来说很有启发的电影;另一方面,我也是想把这些争议都搬上台面,让学生去反思,尤其是我在本周题目中提到的「自我」一词,常常,这种「自我」是媒介化(mediated)的自我,我们作为观众看到的是被导演拍出来的女孩,而并不一定是女孩真正自我的声音。回到之前的问题,为什么要看?看了之后呢?我希望这样富于争议的纪录片,能够刺激学生思考,并更多地阅读,去接触,甚至去行动。

第二节讲的是台湾原住民歌手阿爆(Aljenljeng Tjaluvie)(1981- ),想来,真的是长期以来,唯一一次可以开开心心讲的一节了。我们一起分析了她的《Thank You》《母亲的舌头》《无奈》,这三首歌都收录在阿爆2019年发行的全排湾语专辑《kinakaian 母亲的舌头》中。我觉得最有趣的是里面对于语言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甚至也学到了一些原住民的语言,真的是很好玩。

第10周

在台湾的越南劳工

这周是quarter制下的最后一周了,讲的是阮金红(1980- )和蔡崇隆(1964- )导演的纪录片《再见,可爱的陌生人》(2016),聚焦在越南移工问题。

这周也是需要自己学习很多基本知识,对我来说都是很有益的补充。越南移工在台湾的处境,与大陆的农民工问题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越南移工从到达台湾、在台湾工作、离开台湾,都有很多问题存在。进入台湾本身就充满了骗局,常常需要交大笔的费用,以供给中间人和两边的政府官员;台湾的工作环境也很糟糕,工资不够偿还费用欠下的债务,因而常常逃出原本分配的工厂,成为非法移工,不受法律保护,经常面临警察搜查及被遣返的问题。这一系列的环节中,需要不断的运动,去争取移工权益。

而通过这个纪录片,我们也看到了越南移工在台湾的真实处境。导演希望观众不止是停留在廉价的同情,而是去思考自己能够在其中做什么。这也是我很想向学生传达的想法。

最后一节课结课,而学生聊了一下他们喜欢的课程,当然没法每个人都问到,还是那些喜欢表达的学生说了自己的想法。

基本每周的内容都有喜欢的学生,但对《桑青与桃红》的热爱还蛮有共识的,也让我感到欣喜,然后「慰安妇」议题和《房思琪初恋乐园》及米兔的讨论会让一些学生感到赋权,这也让我觉得欣慰。

到这里,课程就全部结束了,非常非常累,但也很激动。这是读博以来第一次自己教课,也是我做老师的生涯中,第一次教自己喜欢的文学和电影,真的极其值得纪念。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也希望自己能一直对得起「老师」这两个字。无愧我心。(全文完)(Linshan)

除了读书教课,作者在日常生活中也与几个小伙伴创立了一档名为「珊越拾穗」的播客节目。从2014年开播以来在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持续更新,目前已有超过两百期节目。从世界各地的文学文化作品到国内的社会议题、热播的综艺节目,都会进行讨论,喜欢的朋友可以去挖掘。

(本文来源:「柚子铺聊台湾」公众号)

【征文启事】

中时新闻网「两岸征文」栏目,征文主题: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两岸看世界、两岸一家人、两岸新时代,欢迎全球华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过亲身经历的故事,刻画两岸社会肌理,描绘世界见闻,打破刻板印象,促进两岸民众相互了解、建立全球视野,向读者展现时代的脉动与发展趋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脸书粉专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欢迎线上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