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学科和术科分界 邱晓诗老师引导学生亲近艺术
新竹县竹北市十兴国小老师邱晓诗与学生合影,手上拿的是她的自画像。(教育部提供/林志成台北传真)
「在我20多年的艺术教育工作,从来没有碰过一个在我的教室不画图的孩子。」新竹县竹北市十兴国小老师邱晓诗,透过跨领域融合设计的课程,打破学科、术科的分界,引导学生亲近艺术,并让美育融入他们的生活,她最近被教育部选为教育家人物典范。
毕业于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艺术教育系的邱晓诗老师任教已23年,她小时候喜欢画图和看书的邱晓诗,总是想要把看到的文字变成图画,于是,爸爸就把家里顶楼墙壁涂成白色,让她在墙上可以尽情的涂鸦,妈妈也从学校带回很多回收的考卷纸,让她恣意挥洒。
邱晓诗直到高二为了考大学美术系,才正式进入到专业学习的阶段。她表示,她一开始画画只是找乐子,当父母愿意给独立时间和材料时,画画对她而言变成是很有趣的事,也从中获得赞赏。
怎么鼓励学生们亲近美术、爱上美术?让美学融入生活?邱晓诗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现学习成就高的孩子,透过适当引导较容易放松地向艺术情境趋近,但越弱势或兴趣缺缺的孩子,更需要透过艺术去鼓舞他们。
邱晓诗鼓励学生们,希望他们在这一个不会被打叉、扣分标记的艺术历程学习里表现自己,透过艺术观察自己和身边的环境,提高生活敏感度,这样对学习和生活才会有帮助。
「我不太针对学生的技巧去评分,也不觉得画得漂亮就是好,更不会要求学生一课堂就要完成一个作品并评分。」邱晓诗说,在她的课堂中,她会清楚让孩子们知道每一个步骤及目标。对于那些比较不会画图、害怕画图的同学们,我告诉他们,有完工就有一定的分数,不需要担心画丑或画错。
邱晓诗认为,美术教育无法一蹴即成,所以她会非常有耐心且随时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且适时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她认为,艺术的本质是很纯粹和「感性」的,透过课程用「理性」的方式将感性表现出来就是艺术教育的目标,也就是美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