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女孩》跨性别者对抗世界恶意 只为真实的自己而活

丹麦女孩(图/《丹麦女孩》电影海报)

2015 年发行的英国传记电影《丹麦女孩》,讲述历史上第一位进行性别置换手术的丹麦画家莉莉 · 埃尔伯,如何在保守、陈旧时代,对抗着世界的恶意,以及为了真实的自己而活。

本片艾迪 · 瑞德曼饰演莉莉一角,曾在《爱的万物论》饰演霍金博士并夺得奥斯卡奖的他,在本片中化身跨性别者,充分沉稳内敛的演技,完美演绎莉莉的向往与挣扎。

演出莉莉的难处,笔者认为是在于演员肢体表演中,该如何去自然地展现出跨性别者的气质?毕竟在影史中,有涉及跨性别者的作品不在少数,却多是用以制造笑料,少有真正去揣摩少数族群心境

因此,与低俗作品中的刻板印象做出切割,且不因此便使观众不明白角色特质个性,在尊重他人为前提下,演出导编追求的戏剧效果,这样的一大难题,更凸显影帝艾迪 · 瑞德曼的不凡。

上天给了我正确的性别,却放在错误身躯

▲《丹麦女孩》中的勇气与宽宏,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图/《丹麦女孩》电影剧照,下同)

20世纪初,丹麦画家埃纳外型秀气语调轻柔,与同为画家的妻子格蕾塔艾莉西亚·薇坎德 饰)有着幸福的婚姻。一日,因妻子急缺女性模特儿缘故,埃纳换上妻子指定的女装以供作画,却因此唤醒内心的真实自我;体认到这件事情的埃纳,便逐渐改以「莉莉」自称,也因此学会了梳妆打扮,但对于妻子的挽回与社会目光,使莉莉怯于承认自己的身分

《丹麦女孩》中演出对跨性别者的不谅解,毕竟在保守陈旧的年代里,莉莉的存在便是对普遍价值观挑战;讽刺的是,时隔近百年的今日,对于 LGBT 族群的理解,仍存有很大的空间。在真实世界吐吸之间,不能活得真实已是常态,为了躲避社会责难、顺从普世价值观,总是有千百个理由去伪装自己,而电影中莉莉所代表的,不只是性别置换手术的里程碑,亦是勇敢活出自我真实的倔强。

满足自我的拥有不是拥有,接受失去会比强占得到的更多。

因为丈夫选择以莉莉的身分生活,也意味着格蕾塔将失去埃纳。起初对于这些行为,格蕾塔认为只是夫妻间的一时胡闹,惟在发觉丈夫频繁地作女装打扮后,格蕾塔误以为是自己的丈夫病了。面对挚爱的改变,二人的婚姻生活也逐渐受到冲击,但在丈夫的告白中,格蕾塔意识到眼前深爱的人并没有病,即便悲痛也选择支持丈夫的决定。

格蕾塔起初有着不放手的坚持,却不料想留住埃纳的心愿,对于莉莉都是伤及见骨的打击。在亲密关系中,有着难得的作为叫「成全」,借由牺牲自己的利益情感,使深爱的另一方过得更为幸福,但往往也因此失去了自己曾经把握过的一切;然而,满足自我的拥有不是真正的拥有,只是一种令人不适的爱人方式,有时接受失去会比强占所得到的更多。

《丹麦女孩》中的勇气与宽宏,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毕竟在未确定有来生的今世,尽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或才是对人生的负责。

延伸阅读:

英式浪漫的温情喜剧。《真爱每一天》:「竭尽所能地把握生活,享受非凡人生的平凡生活。」

饱受压抑、背负社会期待的包袱消失了吗?3 部诠释女性主义的时代电影,点出女权渴望的萌芽与希望

※本文由女子学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https://share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