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散文】胡剛剛/碎片(上)

图/Mrs.H

1

今天下午我挤出一小时空闲,第一次翻开几个月前买的短篇小说集,读完第一页前三段,手机「叮」的一声,母亲发来短视频,一只玄凤鹦鹉抑扬顿挫地鸣唱〈如果开心你就跟我拍拍手〉,牠看起来像极了我养过的小宝贝……从斑驳往事中回过神来,我找到第四段接着读,看了两行,手机「叮」的一声,孩子的学校发来邮件,提醒家长接送孩子要当心,因为常有司机边开车边看手机,差点撞到孩子。我摇头感叹一番,继续读小说,发现有个人名没印象,莫非前面漏看了?只好从头开始读,又读到第四段,手机「叮」的一声,社区物业通知,游泳池紧急维修,关闭两天。我连忙给孩子的游泳教练打电话更改上课日期,聊完一通以后觉得口干舌燥,喝了杯水,一看表,一小时过去了,该出门买菜了。写字台上的小说集还摊开在第一页,手机电量倒下降了30%。

经不起节外生枝的撩拨,一整块阅读时段被叮当作响的琐事敲碎,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格罗丽娅‧马克教授致力于数字媒体对人们生活影响的研究,她指出:2004年,普通人的注意力平均长度是2分30秒,2023年缩水到了47秒。不仅如此,人们分心之后需要25分钟才能重新集中注意力,回到原来做的事上。为什么要这么久?通常情况下,人们做任务一的时候被任务二打断,做任务二的时候被任务三打断,做任务三的时候又被任务四打断……等人们从任务「圈套」中层层返回任务一的时候,已经忙活了25分钟其他的事。另外,切换任务本身也花费时间,「我现在该干什么?我刚才想到哪儿了?」这些思路卡壳之处极易产生疏漏、差错甚至悲剧。我不禁想起美国诗人薇尔达‧莫吕斯的诗〈化妆〉:

警察不得不承认

这尸首

有一张漂亮的脸

眼线

闪闪发亮的口红

胭脂的双颊

都是在她

七十英里时速开车时

涂上去的

一心多用,这项信息时代令人垂涎的技能,只有少数天才真正拥有。除非其中一项任务是下意识完成的动作,如嚼口香糖或走路,普通人无法同时从事两项脑力劳动。专注一件事必定会放下另一件,边发邮件边开会的员工其实是在二者之间切换,切换速度越快,精神压力就越大,血压升高、心跳加速、疲倦、烦躁……最后导致效率低下。

是什么让我们的注意力急剧退化?数字媒体——人类为自己创造的信息碎片,它的骨架是单调的二进制数,外貌却妖娆多姿、变幻莫测,以文本、图片、音频、动画等形式海量辐射到日常的每个角落。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哪里有屏幕,哪里就有数字媒体在施展魔法。

有位我敬仰过的作家令我至今遗憾。他出道即巅峰,凭借六小时内一气呵成的处女作石破天惊。他在采访中调侃,也许此生再不会有那样忘情投入的六个小时了。二十多年过去,他的名字在图书馆里的文学年鉴上依稀可辨,我辗转找到他,本以为他看破红尘隐退江湖,不曾想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里短熬枯了他的灵感。为东山再起,他只好修改有限的几篇旧作,靠熟人推荐,却屡投不中。我斗胆向他要来一篇拜读,不甚理解许多被他嫁接到当下环境中的具有明显时代印记的举动,如怀揣打印出来的一沓社交软件聊天记录和网友见面、异地大学生情侣每晚定时互发电子邮件等等。我更为不解的是,他非但没与现实脱节,反倒对网路热点事件了如指掌。娱乐新闻、市井八卦、学府内幕……我听说过的、没听说过的、感兴趣的、不感兴趣的传闻他信手拈来。他的长篇大论飞扬在觥筹交错的酒席上、群魔乱舞的社交平台上,但没有一句落到纸上。与他的交流令我失望,是那种眼睁睁看着昨日英雄走下神坛却不自知,心碎了一地的失望。「也许此生再不会有那样忘情投入的六个小时了」——首演化作绝唱,他一语成谶。讽刺的是,当年我向大学室友力荐他的作品,室友瞟了一眼说:「怎么这么多字啊,懒得看。」然后接着玩手机上她已经玩了六个小时的贪食蛇游戏。我对她「玩物丧志,不思进取」的评价,如今竟送给了我以为最不可能沦落至此的人。

如果连他都变成这样,我还能相信什么?莫大的恐惧将我包围,我怕自己有一天也会重蹈覆辙……时刻保持危机感,一旦嗅到心不在焉的苗头,我便倍加警觉。

2

数字媒体张开魅力无穷的巨手,探入我们的思维,重塑我们的举止,攻陷我们的意志。工作中被分心毁掉的耐心比比皆是:我给同事发邮件告诉他如何解决一个问题,他读过标题后回复:「具体步骤是什么?」我说刚才的邮件内容里写明了三个步骤。他读过第一个步骤之后问:「步骤一完了是什么?」我说你接着往下读,并给他高亮标出剩余步骤。他说咱们开个会吧,你给我一步步演示。开会的时候我掰开揉碎地讲,还帮他把会议录了下来。几天后他又来问我相同的问题:「喂,咱们开个会吧,你再教我一遍。」我说你跟著录屏做就行,一共只有半小时。他答:「我明天去度假,回来得给老板交差,没时间看录屏,你现在赶紧带着我做。」我说我现在没时间,他说要不这样,今晚你替我做了吧。我说我今晚没时间,他马上跟老板告状说我推三阻四,妨碍了他的工作进度。

他是忙到没时间读三行邮件和看半小时录屏的人吗?不是。相反,他的电脑屏幕上整天挂着同一页文档,他的注意力全在手机里的短视频上。他刷短视频刷得废寝忘食,但没有一个能坚持看完,他不断地滑走,刷新,点击,观看一段又一段让他欲罢不能的内容,尽管很有可能,他从中一无所获。

我家外门廊上有盏立方体吊灯,每年春天,一对燕子都会飞来,在吊灯顶端筑巢育雏。从早到晚,雌燕在窝里孵蛋,雄燕在楼梯扶手上站岗,二位犹如门神般纹丝不动。我想牠们这样大眼瞪小眼会不会很无聊?再一想,牠们看人类好几个小时盯着手机屏幕,会不会也很无聊?鸟儿创造了新生命,刷手机的人创造了什么?

流量。

互联网时代,「流量」一词突破了物理学和经济学范畴,手机移动数据和网址在固定时间内的访问量都被用来衡量一个人的影响力。无论明星、网红还是素人博主,他们的粉丝越多,带来的点击率就越高,为网络平台贡献的流量也就越大。根据互联网行业公式「用户=流量=金钱」,流量意味着商业价值和经济利益,由流量变成现金的过程叫作流量变现。为了流量变现,创作者不择手段。自媒体运营课讲师一遍遍强调模仿的重要性,把「模仿」乃至于「抄袭」包装得高级又专业,并赋予其术语「对标」:「做自媒体的你想有流量吗?快去对标爆款文案!人家火过的文案你直接拿来,一句句拆解,一句句对标,千万不要犯傻去搞原创,你费时费力搞的原创就算火了,也会在下一秒被人对标,你对标的文案作者同样是从别处对标来的,大家互相对标是自媒体行业的默认操作。」于是,《没学历没人脉,一年狂赚1000万》《普通人如何轻松赚1000万》《白手起家,一年赚1000万不是梦》《掌握这些秘诀,下个赚到1000万的人就是你》……大同小异的笔记每次发布完,点击量都会过亿,没看过的人抢着看,看过的人忘了内容再看一遍,可谓一呼百应,万人空巷,屡试不爽,这令我想起著名的「戈培尔效应」——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成为真理。熊熊燃烧的谎言像叶片上不受控扩散的斑痕,或鲜明或幽暗地腐蚀着惶恐不安和跃跃欲试的梦境。看自媒体博主们百喙如一地炫耀着流量变现,动辄数亿数十亿的变现,仿佛掌握了流量密码就实现了财务自由。然而考虑到幸存者偏差,真正变现成功的人有多少?

我的一位文友,做自媒体的初衷是分享世界名著读后感,一段时间后苦于没流量,转型揭露官场丑闻,豁出去的效果立竿见影,他用惊悚低俗打擦边球的标题吸引来数百万点击量,拉开上千人骂战,评论区各地特色方言不绝于耳。几个月后我问他变现如何,他说目前为止收到了几百封恐吓信,外加一块钱打赏。

流量差有什么不好呢?反正没人在乎你,你大可放心把平台当成树洞,在数十亿道走马观花的目光下畅所欲言。你还可以用心打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质量作品。追热点的文字也许可以爆火,但注定迅速冷却,经典的温度是持久的。可惜人们太心急,饱满通透的愉悦他们等不了,他们连不到一秒钟的视频加载时间都等不了,又谈何品味佳作、见证经典呢?到底是什么让人们如此急迫?为什么数字媒体如同催命符一般,不费吹灰之力就驱走了人们的耐心?

3

我的同事刷短视频的习惯,颇能体现「两秒跳出率」概念,即视频播放完第二秒的时候有多少观众划走不看。这个数量一增加,创作者就焦虑。是不是太多用户潦草地划走了作者的心血,才让作者创作时不再走心,只想靠低成本投入以量取胜?不光自媒体,流行乐创作人也在处心积虑地简化前奏、前置副歌、缩短曲长,企图一开场就抓住听众的耳朵。更有甚者,将整首歌砍到仅剩副歌部分,十五秒内曲终。急躁,毛躁,浮躁……当用户的弱点在熟悉心理学的创作者和运营人面前暴露无遗,他们谙晓如何一招致命,一步到位地俘虏用户的神魂:利他、戳痛点、列数字、引好奇……掌握流量密码的关键,是要击中人性中最贪婪最脆弱的部分——即时满足。

众所周知,大脑通过分泌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等物质使我们感到快乐。平时这些物质的释放量很低,以确保我们心平气和地工作学习,只有当我们通过努力取得成绩的时候,才会得到「快乐激素」的奖励,这种「反馈奖励机制」给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和攻克难题的决心。而短视频、绯闻八卦、手机游戏、网上购物……各种帮我们「不劳而获」的数字媒体对我们的大脑产生了类似于毒品给大脑的刺激,让我们在几乎零付出的情况下享受到大量的「快乐激素」。立等可取的快感,有谁能抗拒?加之这些令人上瘾的东西来去匆匆,满足后的空虚催促我们马不停蹄寻找新目标填补欲望,陷入恶性循环。试想,大脑如果长期处于亢奋状态,得不到休息,身体如何能承受?

即时满足是数字媒体对人类本性的纵容,频繁的纵容将导致自控力逐渐丧失,神经的崩溃与行为的失态一触即发,一丁点挫折便会让人暴跳如雷,冲动行事,或自叹绠短汲深,早早放弃……宝贵的耐心就是这样被杀死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