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扩大就业 地方纷松绑

成都「松绑」的地摊经济催生十万个就业机会。图为5月29日,市民在一处餐厅用餐。(新华社)

大陆多地近期陆续开放「摆摊」冲经济,疫情影响最剧的湖北省有部分城市开始跟进;其中,隶属黄石的县辖市大冶是湖北最早放开的县市;而部分黄石市城区的市场在管理上也较之前更为人性化,不强制收摊。学者就表示,地摊经济能吸纳庞大的就业人口,为后疫情时期的社会发展带来更大「弹性」。

以最早开放的大冶市为例,其在5月18日便发布《关于开放临时夜市场所促进市民消费的公告》,《公告》显示,为应对疫情影响,优化市场供给、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回补,提升消费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决定开放临时夜市,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申请入驻设摊营业。黄石市政府表示,目前黄石市城区还没有完全放开地摊经营,但有些局部形成的市场比之前管理更人性化,不强制收摊。

此外,宜昌市也在5月31日发布公告,自公告当日起至7月31日,在规定时间内,城区夷陵广场商圈、解放路商业步行街商圈等9处重点商圈准许出店经营;文件还明令,不得占用盲人及消防专用道,也不可经营露天烧烤,原则上,饮食和百货应分类设置经营区;该文件最后还附了一份夜间可出店经营的表格,详列了商圈、路段和开放时间表。

宜昌市发改委人员表示,近年宜昌在城市夜经济运营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现在,夜市的摊位、推车已有统一样式,招牌、卫生状况和人员服装比早年也有了明显改善。另外,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武汉市,夜市和地摊经济也在恢复。

针对地摊经济,在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吕德文分析称,以摊贩经济为代表的非正规经济,承担着某种「社会润滑剂」的功能,它符合低收入群体和普通百姓的就业需求,吸纳了庞大的就业人口,也为后疫情时期的社会带来更大的「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