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终止发行GDR背后,排队的10余家企业何去何从

A股公司拥抱全球存托凭证(GDR)的热情似乎有所降温。

5月11日,东方财富(300059.SZ)公告称终止境外发行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瑞交所)挂牌上市的计划。

早在2022年12月末,东方财富境外发行GDR的计划便已经获得了瑞交所批准,但尚未获得证监会批准,此后进度便再未更新。

直到此次东方财富以环境因素的变化为由主动终止了发行GDR的计划。

据信风(ID:TradeWind01)不完全统计,目前还有隆基绿能(601012.SH)、爱博医疗(688050.SH)、国联股份(603613.SH)等合计11家A股公司公告计划发行GDR,但暂未有新进展。

据信风(ID:TradeWind01)统计,目前上述11家上市公司的平均等待时长已经达到510天,相比第一批登陆瑞交所发行GDR的4家公司平均历时63天而言已经有所降速。

接近国联股份的人士向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由于批文已经到期,其GDR事项已经自动终止。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如今发行GDR或许也并不是一个好时机。伴随着市场状况的回暖,或许会有更多公司推进境外融资计划。

1年多后主动终止

曾几何时,前往海外市场发行GDR是不少A股公司境外融资的重要选择。

2022年2月,证监会发布了修订后的《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监管规定》后,瑞士成为继伦敦后又一个被扩充成为GDR的海外发行上市场所,开启了A股公司远赴瑞士发行GDR的热潮。

正是在这一政策的鼓励下,东方财富当年11月1日发布公告称计划在瑞交所发行GDR,拟将募集的资金用于扩展和延伸财富管理产品和服务,加大研发技术的合作与投入、子公司增资及海外分支机构建设、满足日常业务发展需要,补充流动资金等。

同年12月1日,东方财富发布GDR申请就已获得证监会的受理,并在12月31日获得了瑞交所发行GDR的批准。

但至此之后,东方财富发行GDR的相关事项似乎出现了“卡壳”,再无新进展。

2023年4月10日,在东方财富的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还有投资者询问东方财富发行GDR的进展,但其只是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最终,东方财富还是主动撤回了发行GDR的计划。

“鉴于内外部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公司结合实际发展情况,经认真论证研究,决定终止本次境外发行GDR事项。”东方财富表示。

自2022年12月向证监会递交GDR申请算起,东方财富的融资计划已经历时近1年半,其业绩受到资本市场景气度低迷的影响,已经出现一定的下滑。

东方财富2023年业绩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当期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81亿元、81.93亿元,分别同比下滑了11.25%、3.71%;今年1季度则分别同比下滑了12.60%、3.70%。

业绩下滑叠加市场因素,东方财富股价也是一路走低,其总市值从2023年初的2546.37亿元缩水至如今的2069.49亿元,蒸发了476.88亿元。

不考虑环境等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东方财富此刻发行GDR不是好的时点。

一般来说,发行GDR都是折价发行。以2023年2月17日发行GDR的杭可科技(688006.SH)为例,其最终价格为每份GDR 13.69美元,GDR数量为 0.13亿份,所对应的A股股票为0.25亿股,相当于每份GDR对应2股。

粗略按照2月17日当日杭可科技的A股交易均价55.02元/股计算,则每份GDR较此折价10%。

这意味着,就算东方财富近期能够顺利发行GDR,但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发行价或许难言理想。

速度未达预期

GDR刚推出之际,其优于境内再融资的特点就是审核速度快。

据信风(ID:TradeWind01)统计,以2022年7月首批在瑞交所发行GDR的科达制造(600499.SH)、格林美(002340.SZ)、国轩高科(002074.SZ)和杉杉股份(600884.SH)4家公司情况来看,从向证监会递交申请书获受理到挂牌上市,企业平均历时约为63天。

其中国轩高科历时最短,仅为42天,即便是审核时间最长的科达制造,也仅有79天。

“在政策等方面的助力下,从递交申请到发行整个时间比较可控。”北京一位投行人士指出。

但随着监管层将境外发行GDR参照再融资管理后,审核便有所降速。

2023年5月证监会发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境外发行上市类第6号:境内上市公司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指引》(下称“GDR新规”),由保荐人向境内证券交易所提交新增基础股份发行的注册申请,境内证券交易所参照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程序出具审核意见,并报中国证监会注册。

境内审核方面,A股公司发行GDR的审核参照再融资管理,需要先由交易所审核,通过后再交由证监会审核注册等。

据信风(ID:TradeWind01)统计,截至5月13日,仍处于GDR审核状态的三花智控(002050.SZ)、天赐材料(002709.SZ)等共计11家公司平均审核时长约510天。其中迄今为止审核时长最长的是国联股份,已经达到619天。

据信风(ID:TradeWind01)自多家上市公司处了解到,目前部分上市公司对于发行GDR的热情已经有所退潮。

接近国联股份人士向信风(ID:TradeWind01)确认目前其已经终止发行GDR的计划。

“我们这边的话是批文已经到期了没发,所以已经自动终止了。”接近国联股份的人士指出。

不过也有公司向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其发行GDR的相关事项仍在推进中。

“我们这边还是在持续的推进当中。”接近三花智控的人士向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

还有部分公司向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仍在等待受理。

例如虽然天赐材料发行GDR的申请早在2022年12月27日就得到证监会的受理,但由于GDR新规后,相关事项已平移至交易所审核,因此目前已重新递交申请并等待受理。

“因为改革以后需要由交易所审核,所以我们重新递交了申请,现在还在等交易所的受理。”接近天赐材料的人士向信风(ID:TradeWind01)解释称。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审核时长的拉长,部分处于审核状态的公司或许已经不符合发行GDR的基础条件。

例如盛新锂能(002240.SZ)发行GDR的申请早在2023年初就得到证监会受理,但始终没有进一步的进展。

而根据GDR新规相关要求,发行GDR的基础条件之一是发行申请日前120个交易日按基础股票收盘价计算的境外发行人平均市值不低于人民币200亿元。

截至5月13日收盘,盛新锂能的总市值仅为169.70亿元,显然与200亿元的基础发行条件存在差距。

接近盛新锂能的人士就此向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目前仍处于审核状态。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A股公司选择发行GDR确实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随着市场的回暖,是否会有更多上市公司拥抱GDR制度,市场正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