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安/台北航太展何去何从?一探背后真相

▲2019台北航太展热闹闭幕。(图/全球防卫杂志提供)

尤里安现任军事战略评论员淡江战研所毕业。

自1991年开始举办、两年一度的台北航太展,到今年已经历28年,即便近年扩大展览涵盖的产业领域(纳入国防工业、无人飞行载具等),可惜受到主、客观的诸多因素影响,展览规模仍比早期缩小,2017年起展期缩短为3天。未来,台北航太展是否该更换更好的举办地点?展览方式是否该有所改变?或者干脆停办等,都值得政府相关部门主办单位进一步思考。

目前台北航太展的先天不良,就是主办单位是外贸协会,而主要支撑展览的国防馆主人国防部,竟然连协办单位都不是。作为非政府机构的主办单位,如何能协调国防部、经济部大力支持展览?加上台北航太展只是外贸协会全年各种大小展览的其中之一,相较于电脑展、汽车展动漫展等参展厂商踊跃、参观民众爆满,显然外贸协会也不可能投入太多的资源在台北航太展,这从本届展览可见一斑,世贸中心展览一馆正面只有入口处设有展览看板,周边也没有宣传相关设施,民众从外观上完全看不到台北航太展的资讯。

官方未全力支持

台北航太展的主办单位贸协,从年初开始便积极与媒体合作宣传,负责人员即便人力短缺,仍试图在不景气中寻找国内、外相关厂商参展,既要有国外重量级大厂参与,又希望能带动国内相关厂商聚落共同曝光,整体来说成果不比往年差。当台湾的国际空间受到压缩,政府更应有实际作为或预算,协助主办单位改善困境。

此外航太展的行政作业仍有进步空间,例如笔者采访过的法国巴黎航空展(Paris Air Show)、英国法因堡航空展(Farnborough International Airshow)、新加坡航空展(Singapore Airshow)等,通常都可提前领取采访证,而不少记者中心除了提供作业空间,甚至还有简单的饮料、点心等。

▲台北航太展参展、捧场的外国重量级国防厂商逐渐减少。(图/全球防卫杂志提供)

历年来的台北航太展,政府高层大多只会到场主持开幕,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展览本身却不出面协调、支持,反观全球著名的国际性航太、国防展,背后必然有着政府机关的全力支持。例如民用航空原本就是航太产业的一环,但台北航太展举办至今,国内重要民航业者从未捧场参展。如果政府真心支持发展台湾航太展业,就应该重视国内唯一的国际性航太展,那么至少也要「协调」中华航空公司参展吧。

欠缺户外展示

受限于只有室内展场,缺乏国际性航空展必要的户外装备展示、飞行表演等吸睛焦点,台北航太展的确存在展览的局限性,但其实以往台北航太展也曾有过不错的变通方案。1993年展览期间,曾在松山空军基地同步展示AT-3型教练机、A-3型攻击机及F-CK-1A/B型战机;2009年也曾规划于展览期间配合举办2天的松山空军基地开放,可惜后来由于莫拉克风灾救灾的影响临时喊停。其实对于不是在机场或空军基地举办的台北航太展而言,与松山空军基地搭配确实是一个折衷方案;或许有人要说,如果安排飞行表演会影响松山机场航班,但新加坡樟宜机场的航班,可以配合新加坡航空展的飞行表演时间调整,松山机场的航空运量不会比樟宜机场多吧,显然影响有限。

受到台湾政治环境的限制,国军想与外国军方或航太、国防厂商交流的机会不多,也无法经常参观全球的国际性航太、国防展览,事实上台北航太展可说是通往世界的一扇窗,可惜军方似乎不太重视这个宝贵的机会,大多数长官在展览期间只到国防馆视察,却没有好好利用时间看看外国厂商的展出内容。其实国防部应该鼓励各军种相关单位的参谋军官等前来看展,才不会变成井底之蛙或被军火代理商耍弄。

▼民航业界本就是航太产业的一环,理应积极参与本国举办的航太展;图为2009年巴黎航展上的空中巴士A380客机。(图/全球防卫杂志提供)

台湾航太展未来愿景

除了刚举办过2届的高雄海事展之外,台北航太展是台湾唯一的航太、国防专业展览,现今政府天天高喊要国防自主,看看南韩城南基地举办的首尔航空展(Seoul ADEX)及近年来展现的国防工业成果,期盼作为台湾重要窗口的台北航太展,能有浴火重生的一天。

热门推荐》►航太工业发展渐好?台韩持续龟兔赛跑

►无人机贵不贵?非量产武器系统的昂贵

►看更多【尤里安】专栏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获授权转载自《全球防卫杂志》。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