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盼日货降价 靠政府不如靠自己

经济部国贸局长杨珍妮(左) 、经济部商业司长游瑞德,与日货业者喝「降价咖啡」。(图/记者林信男摄)

记者林信男/特稿

经济部日前邀日系商品业者喝「降价咖啡」,日货价格依旧不动如山,财政部长张盛和一句「姊姊妹妹站起来,不要买它!」清楚告诉国人,降价这件事,靠政府不如靠自己。

由于日币持续贬值,民众普遍期待日系商品适度降价。为此,经济部找来24家业者喝「降价咖啡」,业者们也很「阿莎力」地允诺,近期会陆续推出各式优惠方案,回馈消费者。

值得注意的是,业者口中的优惠方案,真能和降价划上等号?无论是车商高额零利率优惠,或大卖场的「日系商品周」,究竟是在喝「降价咖啡」前,就规划好的促销活动,还是受到经济部感召,才决定实施的优惠措施?没人晓得。

另一方面,消费者所期待的降价,是既有优惠之外的价格折扣,而非预期范围内的年终庆、周年庆促销方案,但在喝了「降价咖啡」之后,业者们的回馈方式,多半不脱上述作法,甚至还传出坚持不降价的消息。看来,就算日币续贬,消费者也不必抱太大期望。

经济部官员在「降价咖啡」会议结束后对外宣称,与业者们沟通良好,民众购买日系商品时,可望获得优惠。不过,实际状况却可能是业者拿既有促销方案回应经济部,经济部再用业者的说法安抚消费者,看似皆大欢喜,却无实质效果

其实,就降价一事而言,政府的立场颇尴尬,过度干预恐招来不尊重市场机制的批评,放任不管又被指忽视民意,最后只得发挥一下毫无成效的道德劝说功能。张盛和坦言,政府能要求业者降价的工具有限,消费者应共同抵制,这样的说法,也获得经济部长杜紫军认同。

自己的荷包自己救,与其靠政府找业者道德劝说,民众还不如透过消费、抵制行动,迫使厂商对价格做出必要调整,否则就算日币续贬,政府不断找业者喝「降价咖啡」,期盼中的降价,大概也只会继续停留在「只闻楼梯响」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