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资周刊/IFRS的神奇效应

文/徐玉君

如果IFRS让润泰集团财报成了最亮眼圣诞树装饰,那么IFRS的用意究竟是完整呈现全貌?还是刹那间的烟火高潮

还记得二○一○年蓝天率先公布提前采用IFRS,结果当年度半年报转换影响数高达三二○亿元,净值因此拉高四倍,从原来的一三.○七元飙升至六五.二二元,逼得交易所不得不祭出《上市公司采用IFRS编制财务报告前资讯公开应注意事项》的「蓝天条款」。

如今润泰集团第三季季报出炉也引爆了一连串的IFRS效应,究竟投资人该如何解读IFRS财报?分辨可分配及不可分配的转换增值空间

先分辨清楚IFRS(国际财务报导准则公报)与之前我们所采用的ROC GAAP(台湾会计准则)有什么差异;除了表达方式、报表名称科目名称不同外,最关键的在于认列/除列及「衡量原则」的变更,甚至连报表所载的「附注」都变得异常重要。

充分反应或保守稳健好?

由于台湾会计准则长期以保守稳健为原则,因此大多数的不动产、房产甚至转投资,都采成本法认列;而国际财务报导准则公报,则希望能够实际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因此「衡量原则」就成为企业「伸缩」的空间。

因此,在观察最新的IFRS合并财报时,有几个重要的会计项目投资人一定要仔细衡量,尤其是资产负债表中的「非流动资产」项目,此项目是将现行的基金及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合并为一大类别

当中影响数较大的细目则是采权益法的投资(包括投资关联企业及合资)、不动产、厂房设备(即原有的固定资产,大表中将不再列示各类别资产如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金额等)、投资性不动产(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土地 建物)等。

这些点有什么不同?

恐怕有点难懂;我们拿蓝天二○一○年采用IFRS编制的财报作说明;蓝天之所以净值暴增四倍,主要在于「投资性不动产」细项部分,根据IFRS的定义,若投资性不动产的服务比重高,就应归属于固定资产(也就是企业用于生产、提供商品或劳务抑或管理目的持有者,且预期使用超过一个会计期间的不动产、厂房或设备。

可采成本或重估价模式,不管采何种均需提列折旧,而评价时的增值,转入股东权益,不可入损益表)项目下;反之,服务比重低者则属于投资性不动产(也就是上述为了赚取租金收入或资产增值或两者兼具所持有的不动产;可以采成本或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衡量,最重要的是不须提列折旧,增值部分可纳入损益)。

而蓝天将其商场列入投资性不动产,但是,蓝天以经营IT商场自居,因此服务价值理应高过投资目的;因此应该将其自有方式经营的房地产归在「固定资产」项目下,这样以其当时财报增值的三二○亿来看,是原有帐面价值(一○三亿固定资产中的房地产)的三倍。

由于固定资产须提列折旧,因此折旧费用就会由当时的五.六亿元暴增至二二亿余元,约一七亿元,远高过○九年的净利八.八八亿元,也就是说净值虽然拉高了,但是未来的损益表将会相当难看。显然IFRS的裁量空间极大,只要操弄租约,就可以决定分类,得到发行公司意图效果,所以会计师的判断经济实质能力及意愿就会变得相当重要。(全文未完)

全文详情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有更多精彩当期内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