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杂志/小台商柬埔寨卖冬瓜茶,月收450万
文/彭杏珠
你对柬埔寨的印象,是否还停留在恐怖统治的红色高棉?其实,这里早已是民主开放的国度,经济自由且商机无限。 它是东协中对投资管制最少的国家,没有外汇限制、没有利润汇回本国的规定、也没有对外资的差别待遇。 这里的土地辽阔、人力充沛,工资也比邻国低廉,可发展劳力密集产业;也因为食衣住行九成都靠进口,拥有潜力无穷的内需市场,要投资还是创业当老板,都很适合。
《远见》采访团队深入柬埔寨,直击当地建设与环境,见证台商善用优势实现美梦。这颗曾被遗忘的东协珍珠,如何发出耀眼光芒?又存在哪些风险?
新新兴市场正崛起 经济大爆发 柬埔寨成东协亮点 走,到柬埔寨投资、当老板去!不要怀疑,这是现在进行式,世界各国正从四面八方涌向柬埔寨。「台湾人实在太不了解柬埔寨了,对柬埔寨充满错误的刻板印象,」柬埔寨阳光谷仓公司执行长许宏铭说,只要到首都金边走一趟,保证大为改观。
站在金边市诺罗敦大道的福华饭店顶楼,远眺金边市区,「5年前,根本没有10楼以上的建筑,现在大楼一栋接着一栋盖,改变了金边的天际线,前方是正在兴建中38层楼高的安达银行大厦,」今年41岁,生长于柬埔寨的鸿毅旅行社经理谢育成见证了金边的发展历史。
近期,柬埔寨当地华侨投资的OCIC公司正积极规划在钻石岛兴建555公尺高的摩天大楼,比台北101大楼还高出46公尺,预计2017年完成,届时将成为金边市地标,以及全世界最高的建筑之一。
确实,金边正像个时值青春期的年轻城市,正以快速的脚步茁壮成长,展现出活络的投资魅力与无限商机。它就像一颗被外人遗忘,却正在发出光芒的珍珠,逐渐吸引各界目光。
今年5月美国《财富杂志》(Fortune)报导,红了10年的金砖四国已成长迟缓,下一个10年要看「新新兴市场」(new new emerging market)。
这个概念是世界银行在1990年代提出,用来区别主流新兴国家(如大陆、印度)与其他较小的新兴国家,如东南亚、非洲一些小国。
这些二线新兴国家虽然缺乏公共建设、资金流动也相对不足,但此刻它们却像10年前的金砖四国般,将进入爆发成长期。 柬埔寨正是典型的案例之一。
2012年,光芒渐露的柬埔寨迎来了历年来新高的7.3%经济成长率,仅次于寮国,成为东协增长幅度第2高的经济体,而且后势依然看涨。根据亚洲开发银行(ADB)等国际机构的预估,柬埔寨2013年与2014年的经济成长率将分别达到7.2%及7.5%高水平。这一切不过就这10余年间所发生的事情。
现代化程度高 劳斯莱斯、宾利满街跑 1998年3月,柬埔寨结束长达28年的内战,总理韩森执行对外开放的自由经济政策,力推民营化与贸易自由化,隔年4月进入东协,成为第10个会员国。再加上到吴哥窟拍摄的《古墓奇兵》于2001年上映,带来大批国外游客,柬埔寨逐渐褪去神秘面纱,外界得以一窥这个闭锁多年的国度。
当柬埔寨制衣厂商会(GMAC)秘书长卢启健于2000年抵达金边时,当时只有三条中国大陆援助的柏油路,四盏红绿灯,现在黄泥巴路已蜕变成一条条现代又新颖的莫尼旺、诺罗敦、俄罗斯、毛泽东大道,还有读秒的红绿灯设置。
马路上随处可见劳斯莱斯、宾利、法拉利等进口车,台湾所有进口车,金边都看得到。特别是TOYOTA充斥整个街头,在台湾每8台TOYOTA才看得到1台LEXUS,金边则是每8台TOYOTA就有3台是LEXUS,比例之高让人印象深刻。 每个月往返台北与金边的许宏铭吃惊地说,「每个月来一次,金边好像又变了,道路、水沟等基础建设正如火如荼赶工。」
大陆代工业萎缩 成衣制鞋另觅战场 当柬埔寨悄悄进行转变,而外界对它仍相对陌生时,其实早有一群香港、台湾、韩国的企业,于1990年代进驻这块处女市场。
有的因配额关系、有的因规避反倾销税,由纺织成衣业拔得先锋,率先设厂,至今已累计400家。再加上大陆工资上涨、缺工等因素,连大陆制鞋业也于2005年迁往柬埔寨,这两大产业占柬埔寨出口总额80~85%,对GDP贡献达15~18%。
接着自行车、机械、电子业也迁到柬国,连最晚撤出大陆的制伞业者也于去年跟进,第一家正是去年2月从大陆泉州迁来的东和工业,今年又来一家陆资制伞厂,已知第三家也快来设厂。东和工业董事长陈瑞杰预估,未来几年将是大陆制伞业者转进的高峰期,连周边零配件工厂也会跟着一起来。
自由经济商机无限 外人投资金额 增幅涨破104% 从2011年开始,日商更是大规模投资柬埔寨。 对日商而言,除了泰国、中国大陆与越南的劳力成本节节攀升,被迫要重新寻找制造基地外,尤其受到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7月泰国大水灾的影响,乃至于近期的中日钓鱼台问题,都让日本厂商不得不改弦更张,大举投资柬埔寨,例如日本住友电装集团去年4月在金边设置的线束工厂,已经正式投产。
一位专门接待外商的工业区经理人指出,每周都有日本投资商来考察,这是以前鲜少有的现象。已知至少约有上百家日本公司正在商讨投资事宜,一半都是劳力密集产业,其中有七成以上都是想从大陆撤出的日本厂商。
另外,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的资料显示,2011年日本在柬国的投资额为1.2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4倍,2012年在柬国投资额达3.3亿美元,又比2011年增长1.75倍,显示日本在柬埔寨已掀起大规模投资风潮。 柬侨鲑鱼返乡 抢搭家乡致富班机 例如亚洲最大的百货零售业者日本永旺集团(AEON),就看上柬埔寨的消费潜力,决定在金边俄罗斯大使馆附近兴建超级市场,占地约10公顷,总投资额超过2亿美元,总理韩森还参加了2012年12月10日的动土典礼仪式。
2012年对柬埔寨来说,堪称是创造奇迹的一年。 在全球一片低迷景气声中,经济成长率达到7.3%。更重要的是,11月19日成功举办第21届的东协高峰会议,美国总统欧巴马也亲临会议,进一步提升了柬埔寨的能见度与国际地位。
柬埔寨外人投资金额更从2011年近9亿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18亿2300万美元,增长幅度高达104.3%,创下历史新高。 柬埔寨阳光谷仓公司执行长许宏铭,每隔两天就要接待一团来自台湾的考察团,有的想来买土地、开发房地产,有的想做农业、木材与家具业。
「还有很多个体户,想到这当医师、华语老师、贸易商,什么人都有,」他进一步说明,很多台商想来找机会、年轻人则是来找出路。
不仅各国抢进,连早年因战乱移民美国的柬侨也出现返乡热潮了。 柬埔寨台湾商会会长林志龙说,长荣、华航从美国到台北、再飞往柬补寨的班机上,到处可看到柬侨的身影,他们也不想错过跟家乡共同成长致富的机会。
食衣住行样样能做 掌握柬国优势 想当老板不是梦
各国看上柬埔寨的投资优势到底有哪些呢?以下是《远见》的分析:
优势1〉东协贸易枢纽,没地震台风 柬埔寨人口1525万人、面积为台湾5倍,位于中南半岛重心,与泰、越、寮相邻,又与星、马海上运输相连,不仅拥有活络的边境贸易机会,也可做为进军东协国家的根据地。
更重要的是,柬埔寨位于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走廊的中途站,由亚洲开发银行所规划的三条东西向经济走廊中,有两条经过柬埔寨的暹粒市(吴哥窟所在地)与金边。外贸协会指出,柬埔寨将是GMS经济走廊的受惠者,未来完成后,沿线物流量将大增,产业也会跟着发展。
此外,柬埔寨没有地震、台风,非常适合种植农作物,工厂也不怕受到天灾的影响。
优势2〉真正的民主国家,政策不反复由于柬埔寨在1975年曾被红色高棉(柬埔寨共产党通称)统治3年8个月,1996年又发生两年内战,常被外界误以为与大陆、越南同属社会主义国家。
其实,它推行民主制度已数十年,尊重人权,且是联合国及欧盟强力扶植对象。这点深深吸引外商,到过大陆、缅甸、越南等地考察的世界最大潜水衣制造商、薛长兴工业总经理薛敏诚坦承,选中柬埔寨就是因为它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政策反复变化的风险较低,而且可拥有土地与房屋所有权。
优势3〉没有外汇管制,享31国关税优惠 柬埔寨是东协国家中,公认投资管制最少的国家,例如没有外汇管制、没有利润汇回本国的限制、也没有对外国投资者的差别待遇。
「这是一个对外国投资者非常友善、欢迎的国度,」曼哈顿公司金边办事处总经理高哲雄不假思索地说。 柬国的法律明文规定,外国投资者不必与柬人合作,可以100%独资,比许多国家都开放,且采「美元、柬币」的双货币政策,柬币兑换美元大概在4100至3900元间浮动,汇率相对稳定。 这里的投资法规也很宽松,有利于外商进驻。
例如原先在越南做成衣的台商骆泰山,两年前因受不了越南日益恶化的投资环境,想转行从事燕窝生意,光申请执照就拖了两年还不下来,到柬埔寨,很快获得批准,现在已自创品牌设立门市,除将燕窝卖给当地人外,也出口回台湾。
甚至连金融证券、电视媒体都开放给外人经营。两家有线电视,一家是柬籍华人开的金边有线电视台,一家是台商经营的柬埔寨有限电视台。另外柬埔寨才核发7张综合证券商执照,有一张就被台商拿到,布局达3年多的金边证券已投入3亿多台币。金边证券执行长徐立文说,正在积极辅导多家台资企业,7月第一家台商将上市。
富兰克林坦伯顿边境市场基金经理人马克‧墨比尔斯指出,柬埔寨在2003年9月加入WTO,还获得美、日、欧盟、加拿大等31国给予关税优惠(GSP)、免配额优惠,加上便宜的劳动力,非常有利加工出口业的发展。
优势4〉工资低廉,土地便宜取得容易 截至目前为止,柬埔寨最低薪资80美元,只有越南的六成,地价也相对合理,「连经济刚起飞的仰光,地价都比金边贵上两倍,」考察过两国投资环境的薛敏诚说。
此外,柬埔寨与其他新兴国家一样,人口相当年轻,15岁以下人口占32.2%,65 岁以上老人人口只有3.8%。2011年大约有74%的人口低于34岁,加上收入又持续成长,这群人不仅是劳动力来源,也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军。 因为有以上优势,柬埔寨深深吸引外商。
不仅适合大型的劳力密集产业进驻,也适合中小企业或个体户创业,连20~30岁年轻人都有机会到柬埔寨当老板。高哲雄说,制造业、旅游、房地产、农业、金融、零售批发、酒店餐饮,什么都能做,甚至还可将柬埔寨当基地,辐射向东协各国贩售产品。 这个正值青春期的年轻国家正以不可思议的自由开放政策,吸引众多投资者前往寻找商机。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7月号;更多文章请上远见杂志网:www.gvm.com.tw】【免费参加 7/12 19:30远见编辑会客室,记者与您一起深入探讨在地经济:http://www.gvm.com.tw/event/conf/201307/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