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安/建军规划?陆军采购旋翼型无人飞行载具

美国海军配备可由舰上手持起飞的RQ-20美洲狮式(Puma)定翼无人机。(图/USN提供)

尤里安现任军事战略评论员淡江战研所毕业。

2019年4月媒体报导陆军司令部由于原本辖有的锐鸢无人机,已全部移编至新成立的海军战术侦搜大队,原部队所需砲兵前进观测的需求落空,因此相关单位已积极访商,规划建案国内厂商采购112套旋翼型无人飞行载具,每套包含2架飞行器,而无人机除了机动型导控站之外,还需可配备在侦察人员前臂或防护背心上的操控平台,以满足原来锐鸢无人机担负的前进观测战术需求。

陆军相关单位近期除了积极访商之外,并释出无人机的需求规格,包括旋翼型无人飞行载具的飞行高度需达到1,400公尺以上,遥控距离可达20公里,滞空续航力可达60分钟,而在手动操控飞行模式下,无人机超出遥控范围时可自动保持悬翔,并具备自动返航功能等。

▲陆军的锐鸢无人机操作经验并不理想。(图/DIIC提供)

中科院魔眼无人机

事实上,中科院曾于2013年台北航太展中,首度展示自行研制的魔眼一型旋翼型无人飞行载具,机体全长2.5公尺,重20公斤,配备1具汽油发动机,飞行速率50公里/时,续航力30至60分钟。采用双叶片主旋翼及风扇式尾旋翼设计的魔眼一型,具有自动飞行、全球卫星定位导航、即时影像/资料传输等功能。

其实魔眼一型旋翼型无人飞行载具的外型,与以色列Aeronautics防卫系统公司(ADS)研发的Picador垂直起降无人飞行载具非常相似,只不过尺寸较小。今年「海安10号」演习中,魔眼旋翼型无人飞行载具便再度对外公开、实际参加演练,显然中科院希望争取曝光机会及销售商机

既然在陆军的锐鸢无人机采购、成军之前,中科院已经研发出垂直起降的无人飞行载具,为何陆军依旧编列预算采购锐鸢无人机,又在经过数年服役之后转交给海军使用?当初究竟是中科院研发的魔眼旋翼型无人飞行载具尚未成熟、性能无法满足军方需求,还是陆军高层的采购决策有严重疏失,购买不符合实际任务需求的无人机,亦或是当年的政府高层为了让中科院有生意做,执意要陆军采购锐鸢无人机。即便现在不追究当年的失职人员,陆军高层也应该虚心检讨,以免新型无人机的采购计划再重蹈覆辙、浪费国防预算。

审慎采购真正符合需求的无人机

对照强调机动打击特性的海军陆战队,比较务实采购中科院自制、可以手持起飞的红雀二型无人机,事实上将锐鸢无人机由陆军移编海军的决定,仍有值得商榷的空间。因为中科院的锐鸢无人飞行载具,不是航程远、续航力长的机种,同时需要利用跑道起降,由陆地基地起飞前往海域侦巡容易使任务效益打折扣,并非适合海军任务需求的无人机。

就如同海巡署同样在海安10号演习中展示,向国内民间田屋科技公司采购、服役的AXH-E230RS旋翼型无人飞行载具,强调可在大型巡防救难舰上操作,能够随舰出海、在基隆驱逐舰巡防舰飞行甲板起降的旋翼型无人飞行载具,也应该是比较符合海军作战需求及效益的无人机类型,难怪之前媒体曾有报导指出,海军考虑向美国采购MQ-8B型火斥侯式无人飞行载具。

▲MQ-8B无人飞行载具可在派里级巡防舰的飞行甲板起降。(图/USN提供)

面对全世界军方、民间无人飞行载具的潮流国军各单位必须先认真思考其任务用途,下一步才能评估究竟是传统起降的定翼型无人飞行载具,还是可垂直起降的旋翼型无人飞行载具符合需求。同时别忘了,最后能让武器系统发挥最大作战效益的仍旧是人,无人机单位也需要编制适合、有能力的专业官兵,否则难保陆军锐鸢无人机频繁摔机的情形不再发生。台湾的国防资源有限,军方应该想方设法评估最符合作战需求的装备,拟订最适切的建军采购计划,才能将宝贵纳税人的钱花在刀口上。

热门推荐》►「镇海火箭弹」曝光 火砲在海防的运用

正本清源?国军救灾服装争议

►看更多【尤里安】专栏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获授权转载自《全球防卫杂志》。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