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花激情过后,台湾将何去何从?

太阳花开了,台湾的下一步呢?(图/记者游琁如摄)

陈去非

《太阳花学运》落幕了,它标志着以下几个画时代意义:

(1)全世界头一个和平占领国会公民学生运动,显示台湾民主化已走向成熟阶段。

318青年学生占领立法院行动,跃上国际媒体舞台,执政的国民党政府虽然透过泛蓝媒体,企图将学运定性为「在野党」背后策动,但50万以青年学生为主的黑衫军走上凯道,已经说明这波学运的属性:「公民不服从」运动,那不是在野党能够动员得起来的。执政党面临如此的民意巨浪,在国际媒体聚焦和党内鸽(本土)派的王金平院长有意的容忍下,马卡茸集团变得投鼠忌器,它既不敢采取强硬处置措施,派出警察驱离和逮捕盘踞立法院里的学生,所能采取的就是「以拖待变」,期待随着学运时程拉长,民间产生一波制衡的反学运力量。但马卡茸似乎错估了学运在民间潜在的支持能量,以致最后是由王金平出面,承诺「先立法,后审查」,收割了学运的果实,让马卡茸集团尝到「哑巴吃黄莲」的滋味,只能在学运落幕前,强调将对为首的青年学生和涉入国会关说案的王金平进行「司法追诉」(春后算帐和司法追杀),以扳回些许颜面。

(2)台湾青年世代对中国经济让利背后,政治企图的戒慎态度。

有人说:「服贸如果不是和中国签署,而是和日、韩、澳洲等国签署,就不会出现这一波学潮。」,这种言论的基础是建立在「逢中必反」的意识型态上,其实多数台湾人民心知肚明,即使中国一再宣称称「ECFA」、「两岸服贸」、「两岸货贸」这一系列两岸间的经贸协议都是以「中国让利」作为前提,但是台湾人民清楚一方面这些两岸协议,是执政的马卡茸集团,顺应中国「92共识」(一个中国),不惜自我矮化自降国格,以「中台两岸非国际关系」,如此的条件下来洽谈的。另一方面中国对台湾「让利」的背后,仍然包藏着其「政治」方面的企图:「以商围政、以经促统」,多数的台湾人民,尤其是青年世代当然要抱持相当戒慎的态度。

(3)太阳花学运里的政党角色消长和政党世代交替

有人打趣地提出假设性问题:「如果今天执政的是民进党,还会不会有以青年学生为主力的黑衫军,走上凯道?」,在太阳花学运里,台湾民众亲眼见识到摆脱政党色彩的「公民不服从运动」,已然取代以往的「蓝绿对立」,亦即台湾的街头民主运动已经由「意识型态」的政党操作模式,转变为「议题型态」的公民运动模式。在这波学运里,不仅执政党变成青面獠牙的大反派,在野的民进党也被边缘化,沦为跑龙套的小丑角,只能替立院学生担任「看门义工」。

学运落幕后,民进党党内在一片检讨声浪里,美丽岛世代的「四大天王」被要求交出权力棒子,由蔡英文、赖清德为主的中生代掌舵,即将实现世代交替,而执政的国民党虽然同样意识到黑衫青年军所代表的「未来主流世代」,出现反省声音,却在马卡茸掌控党机器并强力的「维稳」下,党内并未能开始认真思考世代交替议题,并积极展开权力接班布局。展望今(2014)年年底的「七合一选举」,两岸服贸议题和太阳花学运诉求在民间发酵,必然左右到两大政党的选情,如果「六都首长」和「区域立委」执政党同时输掉半壁江山,那么马英九不只会从9%民意支持度的跛脚总统,沦为半身不遂的轮椅总统,届时在党内强烈的检讨究责声浪下,马卡茸恐怕得辞去党主席,那就真的「输到脱裤腩」(台语)了。

后学运时代,台湾这个亚洲小寡妇正徘徊在十字路口,面对对岸中国经贸秋波一味示好,以及美日等盟国对台湾「琵琶别抱」,快速「倾中」的忧心和疑虑,台湾必须重新凝聚岛民共识,在多数主流民意监督下,自美中两强夹缝间,找出一条不必看人脸色靠人施舍,经贸自主发展的「活路」。

(一)不要把鸡蛋全放在中国市场的菜篮里

马政府的迷思在于这些书呆子内阁官员认为:「蓬勃发展中的中国市场可以拉拔逐渐走下坡的台湾经济」,其实若我们把格局放大来看,台湾应该要放缓「产业西进」的步伐:对外尽可能将大企业的投资分散到东南亚和美洲、欧洲,尽快与周边国家洽谈及签署双边贸易协定,积极参加TPP等区域型经贸互惠组织,以降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并分散经贸风险;对内鼓励大企业致力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建立自有品牌以摆脱长期替人作嫁的代工角色。

马卡茸一再对外宣称:「不签两岸服贸,就不能加入TPP。」、「台湾必须获得中国同意,方能加入TPP。」这根本是公然撒谎欺瞒国人,美国在台协会发言人金明随即出面澄清说:「两岸服贸协议签署和台湾加入TPP没有直接关联」,不客气地把马卡茸「打脸」。TPP是美国主导的区域型经贸同盟,构想主要来自欧巴马政府「重返亚洲」的策略,TPP主要是从经济层面拉住日、韩、台、菲、印尼、马来、澳纽这些第一岛链同盟国,让这些国家减少对中国市场的「强烈依赖」或说「过度倾斜」,以维持他军事超强之外,世界经济龙头的地位,因为中国市场的制造和消费能力不可否认会是21世纪世界经济的新核心区。美国重返亚洲的努力或许只是延缓中国取代他,成为世界经济老大哥的时程。

台湾加入TPP的前提是台美之间的TIFA的谈判签署,而TIFA目前卡在美猪输台这争点上,台湾政府不愿牺牲猪农生存权益和台湾主要的畜牧产业,解套的办法就是从别的方面给予美国实质优惠,以此作为交换条件。拜太阳花学运之赐,刚好让老美去思考是否尽快和台湾谈妥并签署TIFA,接着以TPP把台湾从快速向中国倾斜靠拢的情境里,拉回来美国身边。笔者预期,老美眼见马英九政府为了尽快实现和对岸领导人见面,展开政治谈判,急于向对岸中国示好,不惜强渡关山,欲尽快通过在岛内具高度争议性的「两岸服贸协议」,有可能在美猪输台的争点上,对台湾作出些许让步,尽快和台湾签妥TIFA,以避免台湾被中国市场的强力磁吸力给「整碗端走」,在中国「以经促统」的策略,很快地投入中国怀抱,成为继香港这个「小三」之后的「小四」(特区)。这结果将严重损害美国在亚洲的战略布局以及美国在亚洲的长远利益。

台湾的确不能再玩「戒急用忍」的锁国策略,但不是面对中国的经贸让利,和国内财团业主的催促,执政党就急着投怀送抱,一方面自贬国格去跟对方签「协议」(国与国之间对等,应该是以条约形式来签署),一方面牺牲岛内经济上「弱势的多数」(内需型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和台湾社会民主自由。以下笔者将就三个面向,来探讨后太阳花学运,台湾可能的出路。

(二)中国大野狼和台湾小红帽,会真心相爱吗?

「中国大野狼和台湾小红帽,会真心相爱吗?」这道问题在《太阳花学运》里,凯道上聚集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五十万黑衫军,已经明白给出答案了。中国正盘算着「我给妳经贸甜头,妳就得以身相许」(跟我统一),满脑子想着如何把台湾变成他继香港特区这个「小三」后,温顺乖巧的「小四」。

香港在和中国签署「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后,现况如何呢?每个月有超过300万南腔北调、操着各省口音陆客,流连在香港的大街小巷抢购奶粉、日用品和家用电器;每年有数十万孕妇特地来香港生产,抢走香港本地人的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房地产和物价跟着被中资企业和财团逐步炒高,本地人居住和生活品质逐渐恶化劣化,而且贫富悬殊逐渐扩大。在中资大举渗透和控制各类新闻媒体后,受到「自我审查」的心理和政府部门的实质约束,香港社会的言论自由,正一点一滴流失,人民开始得「谨言慎行」地过生活;特首全面民选变成《金刚经》卷末著名的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以上种种的改变,说穿了就是香港正逐步走向「内地化」,被锁入共产中国的深宫大院里。

有香港这个「前车之鉴」,台湾人民当然会戒慎恐惧,不想台湾岛有朝一日沦为类似「香港小三」这样的特区,在那种畸形社会下,过着「就算身上还有些钱,却没有民主自由和人性尊严」的奴工生活。换言之,多数台湾人民并不认同,和中国之间的交往,可以仅为了经贸利益,而甘冒社会制度和文化及价值观被对岸逐渐渗透、乃至质变的风险,台湾人民宁可过着以往的小康生活,拥有自己的小确幸。

从「两岸服贸协议」的议题里,台湾人民警觉到今后无论哪个政党执政,在对岸中国的经贸示好秋波和岛内大企业大财团的挟持(绑架?),这两股内外压力交迫下,都有可能甘冒违背多数民意及逃避公民监督,以两岸间的各种协议和谈判,逐步出卖台湾岛民的政治权益和经济福祉,所以催生出《两岸关系监督条例》这层由国会把关的防护网,然而笔者并不看好眼前的这个防护网,由于执政的马卡茸集团仍然可以借着国会多数党的优势,在法条里搞偷天换日的动作,让《两岸关系监督条例》形同具文,失去其该有的监督功能。这时,全程的公民监督,甚至将争议议题直接诉诸「公民投票」(如核四存废),就有其法理上的正当性和策略上的必要性,而这才能够真正体现「公民不服从」运动的最终目的。

(三)低薪不是国耻,是国难

「低薪是国耻」这句话出自执政党阵营里,中生代的郝龙斌市长口中,意味着执政党里少数中生代意识到「低薪化」,已然从较低阶的劳工生计问题,提升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和现象。笔者从财经的角度来看待这种「低薪化」现象,试着找出它的几个根源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1)产业外移和资金、人才外流

台湾岛内许多传统产业和制造业,诸如制鞋、纺织等劳力密集产业和机械、电器、3C等制造业,或者基于降低劳工薪资成本,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或者着眼于中国消费市场的庞大商机,这十几二十年来,纷纷将生产工厂迁往中国。企业一批批自本岛出走,一方面导致岛内产业逐渐空洞化,本地劳工就业机会不足、选择减少,另一方面则是台湾资金、人才快速流向中国。

(2)开放大批低薪外劳,排挤本地劳工生计

部分内需型产业(如:建筑)业主则要求政府开放大批低薪的外籍劳工,以节省劳工薪资项的支出,符合业主们「利益极大化」的期待,而无论哪个政党执政,都一定会被岛内这些大企业和财团给绑架,不仅不敢逐年缩减外劳名额,还要逐年编列预算去支应外劳们在台湾的劳保给付,要全体纳税人埋单。政府被这些大企业和财团拎着牛鼻子走,其恶果是排挤掉本地劳工的就业机会并严重压缩劳工们的薪资所得。政府应以优先照顾本国劳工为施政重心,逐年缩减外劳名额,并修订劳动法规,强制国内企业主逐年调高薪资,保障广大薪水阶级享有合理的生活品质。

(3)物价逐渐攀升,房地产被炒作成天价

2008年马卡茸集团上台后,为缩减中油台电等国营企业亏损,采取「油电双涨」,引起各种原物料和商品价格的连锁上涨效应,令人民立即感受到外在的「全球金融风爆」笼罩下,除了「放无薪假」,竟还有来自岛内最直接的物价波动和生活品质恶化的压力。而岛内的房地产,特别是双北市被国内建筑财团、回台置产台商和来台建立营业据点的中资港商企业,很有默契地联手哄抬炒作下,价格就像火箭升空般节节推升,然后盘旋在市民们抬起头都仰望不到的云端

▼抗议高房价,帝宝豪宅前也有抗争。

「长期低薪、物价上涨和云端房价」的大环境,使得岛上的青年世代感受到难堪的挫败,他们没有愿景望不见未来,面对22K自身都难保的低薪,他们不敢谈恋爱,更不奢想结婚、生养下一代,他们成为无辜的月光族和劳碌的穷忙族,于是在这波的学运里,他们走上凯道为自己的未来发声。而上述这些,都是我们这一代的台湾人造成的,我们这代人在青年时期享受到各种社会福利和便宜合理的房价,却将高额政府负债和高不可攀的房价以及节节上升的物价留给他们,并且我们这代人里的政客和财团和企业主这些没有良心的既得利益者,还打着把台湾出卖给对岸中国的算盘。

「低薪不只是国耻,它已然是个国难」,低薪这颗恶性肿瘤,很难割除,除非在有效的公民监督下,政党里的那些政客们,和大企业主、财团之间不再有利益输送和政治献金,这类不清不白的裙带关系。执政的政党如果真心为「弱势的多数」设想,就请和财团划清界限,对那些炒作房地产的投机客,以及长期恶意压低薪资的企业主和财团,祭出重罚并课以重税。

●作者陈去非,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台文所硕士,着有长篇小说、电影剧本、电视连续剧本十数种,曾获2010年《电视节目剧本创作奖》长篇首奖,为台湾岛内最高金额奖项。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