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学生入围坎城影展 李永为《审判》谈废死议题

法务部执行死刑,废死联盟前往法务部抗议,遭凌虐致死幼童王昊姑姑王薇君也到法务部斥责废死联盟。(图/记者孙曜樟摄

记者萧玗欣/台北报导

「希望能更激励世界上所有想追梦的人」,非电影科班出身东吴大学德文学生李永为,从来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课程,但他导演的短片审判》(The Day to Choose)讨论死刑存废议题,一举跃上今年国际电影舞台,不仅入选第69届坎城影展短片角落(Short Film Corner),也是全球唯一入围美国第13届世界民族电影节奖(The Universe Multicultural Film Festival)的台湾作品

《审判》剧情论述一位正直的律师坚持死刑应该被废除,并有着一位坚定支持他的妻子;某日,两个男子来到他家中,在他面前凌虐他的妻子致死。他们给了他三个选择:1、用眼前这把枪杀了他们 2、报警抓他们,而他们一定会被判处死刑 3、放他们走,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过。律师的选择会是什么?一个人,能为自己的理念,坚持到什么地步

德文系大四李永为担纲导演和编剧,他认为「废死」只是一个耸动的议题,在这个政治包装下存在着哲学骨干,所有问题似乎都是哲学问题,因此,他在电影的最后设置了一个开放式结局,希望每一位观众都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理解;李永为也发现,他的德国朋友和台湾朋友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此片都有了新的诠释。

▲东吴德文四李永为。(图/东吴提供,下同)

《审判》剧本东吴大学华语教学中心副主任郑匡宇、德文系李永为同学共同创作,片中共分为四幕,以跌宕起伏的叙事结构展开,建立了现实虚幻的沟通桥梁,以及配合风格化摄影,抛出三个发人深省的选择,在一波三折的情节里试图引起观众沈静的哲学式思考。

郑匡宇表示,当初构想了一个「废除死刑」的议题,试图用好莱坞惊险刺激的商业模式进行拍摄,但艺术与商业并非不可融合,给予李永为足够大的自由度时,《审判》拍出的效果一鸣惊人。

郑匡宇表示,他是在东吴举办的第一届文绉绉影展里看到李永为的得奖作品,发现他的潜质,就决定投资他的电影梦,共斥资60万元,拍摄三天,耗时三个多月,制作出这部20分钟的短片。

郑匡宇强调,当初是希望自己除了是作家、演讲家及精通中英日韩四国语言身份外,在最吸引年轻人影视方面有所建树,没想到首度与学生合作,自己首次成为制片人就得奖,「未来希望能更激励世界上所有想追梦的人。」

以一个学生身份拍摄短片,就入选坎城影展,有梦及坚持理想的李永为不讳言,大学毕业后将赴德国念电影相关科系,希望在欧洲完成对电影更深入的探索。

▲《审判》编剧东吴大学华语教学中心副主任郑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