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入诗情意绵 入药疗效多
豆蔻是常用治疗脾胃疾病的中药。(取自新浪微博@于君起)
豆蔻性温,可与多种中药或食材搭配服用,图为示意图。(取自新浪微博@荆门晚报)
茴香和豆蔻等也是常用烹调香料。(本报系资料照片)
豆蔻花。(中新社资料照片)
苏轼的《𣨼人娇》描写侍妾朝云的美丽端庄和美好心肠,表达与她的深厚感情。古人常用豆蔻年华形容青春美丽的少女,《𣨼人娇》吟咏的正是豆蔻年华的女子。
豆蔻是诗词中常见意象,形容美丽娉婷的少女,如宋代谢逸《蝶恋花》;另外还象征男女相思之意,如俞国宝《卜算子》;也用其象征朋友间的相思,如皮日休《寄琼州杨舍人》;甚至透过豆蔻聊表羁旅之愁,如皇甫松《浪淘沙》。
为常用化湿类中药
白豆蔻为姜科豆蔻属植物白豆蔻和爪哇白豆蔻的成熟果实,又名多骨、壳蔻、白蔻、圆豆蔻等。
《本草拾遗》记载是常用的化湿类中药,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的功效,用于湿阻气滞、脾胃不和、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胃寒呕吐、食积不消的治疗。
白豆蔻辛散入肺而宣化湿邪,故常用于湿温初起,胸闷不饥。若湿邪偏重者,每与薏苡仁、杏仁等同用,如三仁汤;若热重于湿者,又常与黄芩、滑石等配伍,如黄芩滑石汤。
白豆蔻能行气宽中,温胃止呕,尤以胃寒湿阻气滞之呕吐最为适宜。
花和果壳也可入药
白豆蔻的花和果壳也可入药,名为豆蔻花和白豆蔻壳。
豆蔻花味辛,性微温,归脾、胃经,具有行气化湿、温中止呕的功效,用于湿阻中焦、脾胃不和、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舌苔浊腻、呕吐等的治疗。
白豆蔻壳功效与白豆蔻相似,但温性不强,力亦较弱。
另外草豆蔻为姜科山姜属植物草豆蔻的种子团,是常用的化湿类中药,味辛,性温,归脾、胃经,具有温中燥湿、行气健脾的功效,用于寒湿阻滞脾胃之脘腹冷痛、呕吐、泄泻、食古不化、痰饮、脚气、瘴疟、口臭的治疗。
草豆蔻芳香温燥,长于燥湿化浊,温中散寒,行气消胀,可用于脾胃寒湿偏盛,常与干姜、厚朴、陈皮等配合应用。
配伍肉桂、高良姜、陈皮等,可治疗寒湿内盛,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草豆蔻性温,归脾经,能温脾燥湿,除中焦之湿寒而止泻痢,配伍苍术、厚朴、木香等,可治疗寒湿内盛、清浊不分而腹痛泄泻。
肉豆蔻不宜过量
肉豆蔻为肉豆蔻科肉豆蔻属植物肉豆蔻的种仁,是常用的收涩类中药,味辛、微苦,性温,归脾、胃、大肠经,具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消食的功效,用于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宿食不消的治疗。入中焦,能暖脾胃,固大肠,止泻痢,为治疗虚寒性泻痢之要药。
配人参、白术、诃子等,可治疗脾胃虚寒之久泻、久痢;配伍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等,可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如四神丸。肉豆蔻性温,湿热泻痢及阴虚火旺者禁服。
肉豆蔻中的肉豆蔻醚具有一定毒性,故用量不宜过大,过量会引起中毒,出现神昏、瞳孔散大及惊厥。
肉豆蔻衣味辛,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胃和中的功效,用于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吐泻的治疗。
红豆蔻温中燥湿
红豆蔻为姜科山姜属植物大高良姜的果实,又名红蔻、良姜子、红扣。
《证类本草》记载红豆蔻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散寒燥湿、醒脾消食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食积胀满、呕吐泄泻、噎膈反胃、痢疾等的治疗。
白豆蔻、草豆蔻、肉豆蔻、红豆蔻四种植物虽种属不同,但它们都是古人眼中的豆蔻,都用来形容青春美丽的女子;它们均有芳香之气,性味辛、温,归脾、胃经,具有温中、燥(化)湿、行气等功效,都是常用治疗脾胃疾病的药物。令人脾胃健旺,气血充足,面色红润,看起来也会更加美丽妖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