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包豪斯艺术家光芒背后的一群人

“Bauhaus”,由德文“Bau”(建筑)和“Haus”(房屋)组成,意为“建筑之家”。

1914年4月1日,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在德国文化重镇——小城魏玛,成立了国立魏玛包豪斯学校,其后经过德绍时期(1925-1932)、柏林时期(1932-1933)的发展,包豪斯成为设计教育及设计史上一座重要的丰碑。

包豪斯经典作品和风格

包豪斯学校只存在了十四载,却掀起了一场美学运动,其影响持续了一个多世纪。时至今日,“包豪斯”已不仅仅是个校名,它已成为一种风格,一种美学理念。而这一切,都可以追溯至1919年格罗皮乌斯起草的《包豪斯宣言》:

建筑师们、画家们、雕塑家们,我们必须回归手工艺。因为所谓的“职业艺术”这种东西并不存在。艺术家与工匠之间并没有根本的不同。艺术家就是高级的工匠。

在宣言中,格罗皮乌斯表达了“匠艺共生”的理念,强调了工匠的价值。因此,作为包豪斯教育核心和支柱的工坊教育设置了工匠师傅和形式师傅共同教学的模式。“工匠师傅”指包豪斯工坊的技术负责人,“形式师傅”则指工坊内负责艺术教育的教师。形式师傅多由艺术家担任,如瓦西里·康定斯基、保罗·克利、约翰内斯·伊顿等。然而,艺术高于技术这样的观念深入人心。即便包豪斯在建校之初倡导工匠精神,时至今日,大众也只记住了形式师傅(即艺术家),工匠师傅始终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康定斯基作品

这种重艺术轻技术的价值取向,是长久以来文化资本和知识权力建构的结果。事实上,工匠作为技术传承的主体,不仅是文化、科技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在文化传承中起着不容忽视的历史作用,而且有着明显的经济作用力。

为重新评估与诠释包豪斯长期被忽视的工匠师傅,回应当下提倡的工匠精神,《匠艺共生:包豪斯工匠与工坊教育》作者闫丽丽赴德国现场考察了大量档案、作品、史料,把工匠师傅纳入整个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发展的历史框架和语境中研究,尽可能还原他们在包豪斯的真实作用与价值,弥补目前相关专题研究成果罕见的缺憾。

《匠艺共生:包豪斯工匠与工坊教育》

闫丽丽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多数工匠师傅的资料少之又少,留下来的不过是浩瀚文献资料中的只言片语。本书从珍贵的历史碎片中寻找蛛丝马迹,为这些沉默在历史中“不言说”的工匠师傅们立小传,抽丝剥茧地探明各种关系,例如师生作品之间的关系。

本书覆盖了金属工坊、陶瓷工坊、书籍装帧工坊、纺织工坊等10余个工坊,重点叙述了多位工匠师傅的包豪斯故事,让更多被艺术家光芒遮蔽的工匠师傅们走到幕前。在一定意义上,本书可以说是一部无名者的设计史,记录了一群本该被铭记却遭遗忘的大师。

克里斯蒂安·戴尔设计的咖啡壶和茶壶套装

约瑟夫·阿尔伯斯的玻璃作品

奥托·多夫纳装帧设计的《俄尔普斯》

工坊的工匠师傅们是如何被招募到包豪斯执教的?他们在包豪斯的主要职责有哪些?他们的作品对包豪斯的学生有哪些直接的影响?他们自身有什么样的艺术理想和实践?包豪斯体现出的工匠精神对于当今社会有什么启示?

这些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