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耐人寻味 | 一位西方艺术家的中国情怀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记者杨健翔)近日开幕的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汇集了102个国家的601件当代艺术作品。其中,希腊展团带来了27位艺术家的作品,而理查德·威特罗克便是当中一位艺术家。
身材高大的理查德是英国人,65岁,一口标准的英语说起来不紧不慢,行为举止温文尔雅,颇有英国人的绅士风度。
在数码时代的非透视领域,理查德的当代艺术作品独树一帜。这次来北京,他的展示作品是“轻飘迷球”。
这个白色空心球体装置在中国国家艺术博物馆希腊展厅一角,足有一人多高,直径有220厘米,用发泡胶裁拼而成。从天花板引下几根透明细线,将这个庞大的圆球吊在空中,离地几公分,颇有神秘感,似乎随时会飘起来。开展以来,这个“轻飘迷球”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
理查德是第一次踏足中国,但他对中国艺术并不陌生。“我对中国的艺术很感兴趣。”
理查德会的汉语很有限,但他说很早就知道汉字的东南西北怎么写,当时他们家在英国利物浦,他有一个姑婆住在马来西亚,姑婆回国带回来一副麻将牌,家人很喜欢,后来经常玩。
10岁时,理查德得到一本英文的《道德经》,里面有不少书法作品和插图,他觉得那些中国绘画美极了。理查德长大后进入牛津大学攻读历史和语言专业,期间他有机会接触到了更多的关于中国艺术和作家的书。
理查德对希腊古典雕塑十分敬仰,但他认为古希腊人已经将这种艺术发挥到了极致,于是他想另辟蹊径。
理查德尝试非透视的作品构图,一部作品呈现多个角度,观赏者看第一眼会觉得怪,但多看几眼却觉得越来越有味道。
理查德的非透视艺术作品,与毕加索后期的立体主义画风相似,而当代高超的数码技术,是前辈艺术家无法获得的科技支持。
理查德说,他的非透视移动影像作品是“扩展的照片”,他坚信这是未来艺术发展的一个方向,“活动影像十分重要,它是旧艺术的发展,也将延伸到未来。”
理查德认为,中国艺术耐人寻味,不是因为缺乏透视知识,而是没有刻意追求。很早以前,中国宋朝大学问家沈括就在书里记载了小孔成像的透视原理,但同时指出那限制了视野拓展。
除了沈括,理查德对中国思想家老子和艺术家石涛、张克恭、范宽、张择端等都有所了解。这次来北京,他原想带一件移动影像新作品“奥林巴斯山”,他说这个作品的创作灵感,直接来源于石涛的水彩画“庐山”。“石涛的这幅画构图十分粗犷,局部甚至有些丑,但在作者笔下很和谐。”理查德说他的作品模仿“庐山”,只是将山水换成了城市景致。“石涛很有个性,不断求变,不愿重复自己,他是我最喜欢的中国艺术家。”
这次中国之行,理查德体会很多。“以前抽象的概念,现在变成实在的东西。”他说,到北京时,从飞机上往下看,地面上的建筑像汉字,“那形状在我看来,体现了一种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
(原标题:中国艺术耐人寻味 | 一位西方艺术家的中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