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VR教学「高临场感恐降低学习成果」!台师大研究揭原因
▲台师大针对国小学生研究发现,VR虽有高临场感,但出现低学习成果,建议老师要思考使用目的与可能的教学辅助。(图/李文瑜提供)
记者许敏溶/台北报导
沉浸式虚拟实境(IVR)技术突飞猛进。台师大团队为了解能否促进学生学习,针对74名国小六年级进行研究,发现学生浏览概念图,再进行VR操作,在科学概念上分数显著高于未进行概念解说者,更发现「高临场感会出现低学习成果」状况,建议教学者使用IVR,应思考额外给予哪些教学辅助,才能确保达成学习目标。由于沉浸式虚拟实境(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IVR)技术突飞猛进,人们只要戴上虚拟实境眼镜,仿佛就能置身在另一个奇幻世界。且中小学教学现场,愈来愈多学校投入预算购置虚拟实境设备,但虚拟实境不只硬体价格高昂,也需投入大量成本去优化软体,这也似乎透露着,虚拟实境体验可以为学习带来新的契机。为了解虚拟实境能否促进学生学习,台湾师范大学资讯教育研究所特聘教授李文瑜率领研究团队,招募74名国小六年级,学生随机分配到实验组与对照组,透过IVR以及概念图,分析对国小学生科学学习的影响。李文瑜表示,该研究以评估学生对植物概念理解的科学测验为主轴,实验组学生进行植物的相关概念图浏览,再进行VR操作,对照组则没有浏览概念图,在说明VR操作说明后即开始实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学生在科学概念上的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这项结果显示学生在使用VR探索学习教材时若有概念图辅助更能达到知识学习的效果。特别的是,从统计的分析研究团队发现学生使用VR的正向情绪,也会带来正向科学学习结果,但高度临场感的体验,却出现负面学习效果。
李文瑜分析指出,研究结果发现「高临场感会出现低学习成果」,主观看起来好像违背直觉,但深究文献就会发现,虚拟实境中的临场感其实是两面刃,临场感吸引学生使用虚拟实境,让学生有兴趣,但高度临场感却让学生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自己有兴趣的事物与身历其境的感受,无法获得认知上的益处。 李文瑜认为,当学生在虚拟实境中体验高度临场感,却没有学习效益,就必须进一步反思将虚拟实境用于教学的目的和效益。换句话说,若仅是想透过虚拟实境带来正向情绪和动机,确实可以设计高度临场感,若回归教育学习的效果,且期许学生能有深度思考,就得取舍临场感的设计需求,又或是在兼顾临场感之余,教学者需要额外给予哪些教学辅助,确保学生能达成学习目标。 面对越来越多中小学教学现场,投入预算购置虚拟实境设备,李文瑜提醒,现在已有许多付费甚至免费平台可让老师自行制作教材,而比成本更重要的是,老师们应思考教材内容是否善用VR科技的优势,并思考使用VR时机与方式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台师大研究发现,VR虽有高临场感,却导致低学习成果,建议师长要思考使用目的与可能的教学辅助。(图/李文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