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世界秩序正缓缓到来

(图/美联社)

川普时期的世界对美国是极为不满的。无论是竞争对手还是盟友伙伴都深受美对外政策之苦。而自拜登上台以来,美虽然在言论上有所调整,在实际行动上却依旧让很多国家认为,美外交政策并没有从川普的道路上大幅转向。从布林肯怠慢东协国家外长,只在从爱尔兰飞以色列的飞机上尝试接入会议却让各方尴尬等待的外交事故,到不顾北约盟友反对从阿富汗撤军,让北约在阿后勤彻底瘫痪,从迫使欧洲承担对俄制裁的大部分代价,到以《通膨削减法案》大量补贴美国企业,让伙伴国家的企业处于不利地位,等等。可以说,拜登政府在外交上同样令各方不满。

美方自己泄露出来的情报评估也告诉我们,美国对自己的外交处境并不那么乐观。最新泄露的机密文件显示,主要开发中国家并不希望被卷入中美竞争,也不希望参与俄乌冲突中的站队。美方的一些伙伴或者一直在争取的对象,比如印度、巴西、巴基斯坦、埃及等,都认为美国不再是那个完全无法撼动的霸权国了,他们也因此没有必要一直一边倒地靠向美国,偶尔搞一搞「权力平衡」也是很值得的。

日本和美国并非铁板一块。岸田文雄最近受访时表示,中美日之间必须优先考虑积极主动的外交,他希望日本能和中国建立有建设性的、稳定的关系。总体来说,岸田认为中美之间的冲突当前可能过于激烈了。日本领导层已经多次呼吁美日和中国之间应该加强沟通。日本的态度也已经在「七国集团」外长会议的联合公报中体现出来。报告指出「七国集团」成员国应该和中国坦诚相待,与中国合作。

菲律宾这边,虽然美菲最近的军事合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但菲律宾总统马可仕已明确表示,如果未来在台海发生战争,美国将不能利用其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对中国采取「进攻行动」。

印度方面,除了俄乌冲突以来一直不愿意和美国站队,反而和俄罗斯提升贸易的规模,最新的情报泄露还显示,印度方面已经在私底下向俄罗斯保证在G20峰会上不讨论俄乌战争这个议题。

另外,法国要搞「外交自主」,受美国大量援助的埃及考虑要卖火箭弹给俄罗斯,巴西要和美国背道而驰推动「全球和平阵营」,阿根廷、墨西哥等都希望在中美之间斡旋以获取最大的利益等等。美国最近的几波外交攻势正是在陷入这种窘境之后做出补偿的迫不得已。

也正是因为看到这种现状,美国不得不做一些调整,尤其是去尝试稳住中美关系,不让双边关系继续下滑,这才有了贸易代表戴琪在4月20日再次重申美国没有和中国脱钩的意图,财长耶伦表示要和中国建立有建设性的、公平的关系,而沙利文随后也很不情愿地表态希望与中国保持经济联系,支持「去风险和多样化」,而不是脱钩。与此同时,布林肯希望能将其访华一事重新提上日程,耶伦和雷蒙多也希望能做让中美关系「破冰」的使者,奥斯汀也希望和中国防长于下月在新加坡会晤。这样的姿态或多或少也源于外部大环境的改变,以及中方硬实力正在逼近美国的评估。

从近来中美的竞争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积极的因素。比如中方在成功撮合沙乌地阿拉伯与伊朗恢复关系之后又开始尝试在俄乌之间斡旋,而美国也对在苏丹、叶门、巴以等一些地区的冲突尤为关心。中美比赛谁能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和平与发展对国际社会而言显然是好事。而一些国家自然也希望能在这一轮大洗牌中获得更大的自主空间和利益。多极的世界秩序正在缓缓到来。(作者为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政治科学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