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世界新秩序下的中俄关系

旺报社评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8日表示,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正处于历史的最佳时期,比冷战时代的军事同盟更强大、更可靠、更先进。俄乌战争爆发以来,莫斯科受到西方制裁,转而大幅强化与北京的关系;北京从2017年开始也面临来自华盛顿的压力,需要更安全的能源与周边环境,双方一拍即合。

俄中取暖 一拍即合

拉夫罗夫是在总结2023年工作结果的年度新闻发布会上,回答新华社记者关于中俄关系的问题时做出的表述。他还指出,双边贸易额已大幅超出原本预计的2000亿美元,未来还将持续上升。拉夫罗夫强调,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约90%的贸易是以本国货币进行。

大陆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俄罗斯对中国大陆出口原油1.07亿吨,同比增长24%,成为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比第二名沙乌地阿拉伯8600万吨高出许多。中俄快速增长的经贸来往,不仅强化了双边关系,也成为俄罗斯抵御西方制裁的缓冲。这也让俄罗斯经济不但没有因为战争崩溃,反而还持续增长,更成为俄国打持久战的底气。

根据美国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的年度预测报告,乌克兰战争今年内将进入转捩点。乌克兰若短期内无法解决兵员与武器供应不足问题,并调整作战目标,最快会在一年内被迫接受事实上的分裂,乌克兰和西方或许无法接受,但将会成为现实。

最近美欧国家右翼民粹主义擡头,川普回归势不可挡,加上中东危机扩大,乌克兰想从西方国家取得源源不断的资金与武器越来越困难,欧亚集团预测成真的可能性极高。俄乌战争未必会以俄罗斯的全面胜利告终,但可能在乌克兰丧失东部领土的情况下达成停火。欧盟为了挽救自己的经济以及解决内部的矛盾与冲突,将接受现状并重新调整与俄罗斯的关系。

从中美俄三角的大战略角度看,川普执政后期美中对抗、遏制中国崛起成为美国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但对如何处理对俄罗斯关系,美国内部有不同的意见。拜登的战略构想是对北京发动一场集团对抗的「新冷战」。拜登介入俄乌冲突原本有三大战略目的,一是北约东扩,削弱俄国实力;二是重振北约,团结盟友,恢复美国领导力。三是吸引资金与制造业回流美国。

西方抽身 乌战受挫

拜登并不介意中俄甚至伊朗的结盟,这有助于强化「民主对抗威权」的论述,团结盟友与美国内部。两年多下来,俄国并没有因为俄乌战争动摇国本,对中俄的舆论战也因为经济诱因不足大打折扣,反而促成中俄更亲密的结盟以及美元霸权备受挑战。这些战略目标目前看来,除了经济目标达成外,政治上的成就是团结了西方盟国,但是这一点,很有可能在川普回锅后难以维系。

俄乌战争强化了中俄关系,但不宜用冷战结构的中美俄战略三角来看待「后俄乌战争」的世界秩序。特别是中国大陆在经济上与美欧深刻镶嵌互相依存,无论中俄关系再重要再密切,中美关系以及中欧关系都无法被取代。西方国家作为技术与资金的重要来源以及主要出口市场,北京还是希望改善与西方的关系。俄乌战争结束,西方再难拿中俄关系说事,更有利于北京改善与西方关系。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日前访美,应邀在「美国对外关系协会」上致词。他对美国学界与媒体表示,中国是现行国际秩序的创建者、受益者、维护者,中国不寻求改变现行国际秩序,也不会另起炉灶,再搞一套所谓新秩序。话虽说如此,北京未必全然接受美国主导下的国际秩序,但是对于国际秩序改变的幅度、速度与力度,观点与立场绝对与俄罗斯不同。

李强总理最近带着庞大的代表团出席瑞士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宣示中国大陆开放市场的决心不变,也可以看出北京对国际秩序的看法与做法。无论俄乌战争的变化以及中俄关系的发展,可以预见北京无意回到冷战对抗的老路,西方也意识到这一点,出于现实,也正在微调对北京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