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难以估算的历史代价
(路透)
俄乌战争已40多天了,原本和谈看似露出曙光,但一场布查屠杀,一枚攻击平民的导弹,再让和谈破局。一场战争全球动荡,也是东斯拉夫兄弟多年历史恩怨的总结,牵动两国未来历史的走向。
俄罗斯总统普丁说乌克兰是「苏联拼装起来的国家」其实不假,中部基辅地区是原本的乌克兰本部。俄乌合并之后,俄罗斯南下与土耳其争夺黑海的出海港,为此,俄罗斯在亚速海北部建立了新俄罗斯屯垦区,就是现今乌东俄语区。苏联在二次大战胜利之后,将强割来的邻国领土画入乌克兰西部,包含文化上更接近中欧、原本奥匈帝国的西里西亚/利沃夫地区,这里也成为了乌克兰的反俄大本营。
再加上1954年,出身乌克兰的苏共领导人赫鲁雪夫,将俄罗斯与土耳其鏖战200年才夺得的克里米亚画给乌克兰,使得当代的乌克兰,难以形成一团结而统一的独立国家,长期摇摆于亲欧与亲俄之间。
2014年民选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由于拒绝签署与欧盟的经济合作协定,引发亲欧民众街头抗争,进而推翻合法的民选政府,导致东部俄语族群民心思变。于是当俄罗斯空降兵进入克里米亚时,大批乌克兰军警武装叛降,同时东乌克兰两州也有亲俄民兵呼应起事,形同内战割据。
但此次俄乌战争,乌军战斗力不容小觑,显然失去克里米亚及东部两大州的国仇家恨,和在长期与东部两州分离分子的战争中,反俄的国族认同逐渐确立,再加上国际上普遍的道义支持与源源不绝的实质军经援助,都助力乌克兰从分裂走向凝聚与团结。
俄乌战争让台海两岸都有很强的代入感。台湾关心是否国际正义的力量能够协防小国,并遏制不怀好意的入侵者。在对岸,经历了川普执政数年,美国对中国的经济战、贸易战与科技战,各种莫须有的指控与委屈,让很多大陆人民因而情感上支持俄罗斯,更关心一旦台海有事,中国是否承受得起美国的经济封锁与制裁打击。
俄乌战争给两岸何种有意义的教训呢?首先,强大的战争实力需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与俄国都是核大国,且中国的经济实力是俄国的10倍以上,俄国孱弱的经济实力在俄乌战争中捉襟见肘,但美国及其盟国仍然不愿协防乌克兰或与俄国直接为敌,仅在军事上使其变成消耗战,经济上对其进行绞杀式制裁,切断一切外援,使俄陷入孤立。但这是以乌克兰的毁灭作为代价的。因此,如何与大陆确保和平与必要的互动,考验着台湾的智慧。
其次,泽伦斯基初选举时被认为是一个较为亲俄的候选人。他出身东乌,俄语背景,赞成亚努科维奇的路线,主张不横挑强邻与保持和平的关系,同时全力发展逐渐融入西欧。虽然融入欧盟是乌国的共同政治路线,但泽伦斯基较为温和的路线使得乌克兰在面对侵略时有较高的道德正当性。如果代入台湾的政治光谱,泽伦斯基与国民党的朱立伦路线其实没有根本的不同。但这样的背景,仍然让他在面对战争时别无选择地扛起对俄抗战的大旗。
第三,能够团结一致的弱小国家直面强敌仍然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只要台湾不出现政权的合法性问题,例如选前离奇的枪击案或更改国号等重大的内部动乱,也不至触发战争的危机。今日俄乌冲突的导火线其实源自2014年的乌克兰政变,导致乌东亲俄势力不再承认基辅政府的合法性而叛离乌克兰的后果。
最后,乌克兰以牺牲作为洗礼,向俄罗斯与全世界宣告二次独立,未来的乌克兰几乎不再有任何政治亲俄甚或中立的可能。发动此战所造成的俄乌永久分裂,将会付出难以估算的战略与历史代价。这也是中共动手前需要深思的代价,希望永远以和平繁荣为念。(作者为国立云林科技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