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哥论球/记65年前两千颗足球登台小故事

文/何长发

台湾足球发展历程中,有段小插曲非得记上一笔,台湾光复后初期的本土体育发展,受日据时代影响,棒球开展显然很早,足球在台湾,除了在台的外籍传教士开启了足球视野外,完全是块沙漠地,而在民国37年台湾省运动代表团首次回大陆参加全运会之际,也把大陆一直视为国球的足球也带回了台湾,才有这段「65年前两千颗足球登台的小故事」可说。

▲1960年罗马奥运由林鸿坦抗议牌入会场轰动国际。(图/何长发翻拍)

在大年初四前夕,发哥感念当年把两千颗足球带回台湾的体育大老林鸿坦,特别在他老人家离开我们13周年纪念前,为他写下这段足球记事以兹纪念。

话说民国37年,第七届大陆全国运动会上海举办,当时台湾初回祖国怀抱,为加强民族意识,乃组成台湾省代表团前往上海参加,当时总领队谢东闵,林鸿坦担任总干事,当年台湾还没有玩篮球、足球,其他项目几乎都派队参赛,还赢得相当不错的成绩。在代表团返台前,林鸿坦特别把剩下的经费,在上海买了篮球、足球各两千颗回来,分发到各学校开始推展篮、足球运动,所以说台湾早年篮、足球的开拓,林鸿坦的小行动却开启了足球在台湾的札根源头,后来在民国44年6月11日,领导台湾足球运动的「中华足球委员会(现足协前身)」才成立至今。

在民国90年的大年初四这天,发哥最敬爱的体育长辈林鸿坦过世,享年87岁。他是台湾体坛最资深的大老,台湾光复后岛内一切的体育运动开拓由他开展,一生奉献体育教育,但台湾体育界教育界还有新闻界,却让他默默地离开了人世。为此,再次刻意在老校长离开我们13周年纪念这天,我能为他老人家做的就是写出他的事迹,让大家多认识这位值得歌颂长者的高尚风范。

发哥习惯以老校长称呼这位备受尊敬的长辈,他的一生如同一部台湾的体育发展史,台湾光复后,他从福建来台开拓体育教育志业,创立台湾的体育组识,创办岛内的运动会,并引领参与国际运动盛会,台北市升格院辖市后,成为台北体专的创校校长,更轰动全球媒体的壮举,就是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开幕典礼中,由老校长以中华民国奥运代表团总干事身份,高举着在「抗议之下」白布条参赛入场的英勇历史事迹。

老校长从北体退休后,被力邀担任亚信观光公司总经理,而当年我刚进民生报体育新闻关系,常与老校长接触,更为了实现共同的心愿,即让当年台湾仅有一次机会到大陆参加上海全国运动会的老将们,能够有机缘再重聚一堂,为促成这椿上百人重聚的好事,我也得到了福报,与老校长身边的秘书莉玲因此缔结良缘。在他为我俩证婚上,老校长幽默地说:「你把我家的花瓶带走了。」不仅如此,当年参加上海全运的台湾代表团老先生老太婆们,在我们结婚时还致赠了一个刻有名字的大花瓶作纪念。

▲发哥夫妇与敬爱的林鸿坦伉俪留影。(图/何长发提供)

老校长的一生,老一辈的体育教育界人士皆知,但后来的人对他几乎完全毫无认知,且听发哥概略讲起林爷爷的故事吧:

老校长一生与体育结下不解之缘,他曾说过自己读的是体育专业,做的是体育事,想的仍是体育,逾半个世纪从未间断或离开过。体育,造就了他的一生,而他也将青春和毕生精力交给了体育。

老校长故乡在大陆福州,年轻时曾是短跑好手,早年在上海大夏大学毕业后,返乡任职福建省教育厅,担任过福建省立体育场场长10年;台湾光复后,民国35年来到台湾,在台湾省教育厅工作长达22年,接着创办台北体专,八年后退休,转战体育休闲事业。他的一生,如同老校长自己的人生隽语录所言:「一生拥有七、八个家,是运动家、戏剧家、体育家、教育家、企业家、作家等。我天天都在搬家,没有一个家像家,专心就是专家。」

老校长一生对台湾体育教育界的贡献良多,刚到台湾出任省政厅体育督学,起初是协助各级学校增加体育设备及加强体育教育,然后在极度困难下督办了当年的省运会,以提倡全省运动风气,由他经办了连续17届的省运会才交棒。演变成现在的全运会规范,老校长与全运会有着不可分割的深厚渊源。同时,还是中等学校运动会及大专运动会的发起人,他对推广台湾社会与学校体育也有着不可抹灭的功绩。

还有搞篮球的前辈该还记得这点,民国38年当菲律宾黑白篮球队来台时,当时国内还只有黄泥土地的球场,唯一有水泥地的场地是当时新公园内的软网球场,临时改为篮球场应付客队,没有裁判,老校长却成了第一位执法的篮球裁判。

国民政府迁台后,老校长身任当时全国体协总干事,也担任过中华奥会秘书长要职,在国际姑息气氛弥漫之际,他处理国际体育事务上面临种种困难,尤其是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政治的打压,我们只能以「台湾」名称参赛,面对不合理遭遇下,我代表团考虑再三,最后决定,为使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进入开幕会场,坚持永不退却的坚定参赛态度,更不让中共乘机渗入奥运会,在开幕典礼上,中华民国代表团进场时,由总干事林老校长举着英文字「在抗议之下」(Under Protest)的白布条通过大会主席台,表示对国际奥会的不公平措施严重抗议。

我国当时坚持不退却仍参赛下,才保住了我们在奥运史上的第一面奖牌,由十项铁人杨传广不负众望,以破纪录8344 分拿下银牌,开创我国在奥运史上夺牌纪录。并且在事隔十二年后的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我们换来了以中华民国正式名称参赛的权利,正是由老校长以领队身份率队出席开幕,并由纪政持中华民国国旗进场,只要提起当年这段往事,那是老校长感到最光荣的一事。

民国57年8月台北体专创校,由林鸿坦担任校长兼任场长,当时的台北市立体育场没有速维龙跑道、学校没有体育馆、没有游泳池、甚至没有办公大楼,一切都还很简陋,但老校长训勉北体师生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后来,北体即拥有各项新颖的体育设施,老校长那句话「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后来成了北体人口中的「北体精神」。很多北体人都因这句话而实现自己的目标,对老校长一直感恩在心。

▲台湾体育大老林鸿坦伉俪生前恩爱足为后人典范。(图/何长发提供)

如今,在老校长过世13周年纪念日前夕,缅怀这位值得台湾人尊敬的老长辈,发哥再次借此撰文深表对他的敬意,也希望让大家对老校长有更深的认识。愿老校长与师母在天国随主欢唱新生命之歌。

>>接收更多精彩赛事,欢迎加入《ETtoday运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