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頻道/導入AI 優化法律科技服務

人工智慧(AI)示意图。 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Legal Tech即法律科技,指的是运用科技手段来优化法律服务的产品,其发展始于20世纪末,当时主要聚焦于简化文书处理和数据管理。随着2000年代初期网路的普及,法律服务开始探索电子化,例如线上法律咨询和数位合约管理系统的早期形式,在美国以DocuSign为代表的电子签名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简化法律合同签署。

近年来,人工智慧(AI)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显著改变法律领域的运作方式。AI的应用不仅限于自动化繁琐的文书工作,更扩展到案件预测、风险评估和法律研究等真正内容创造的法律服务核心。

例如,AI驱动的预测分析工具可以评估案件结果的可能性,从而帮助律师做更精确的策略决策。此外,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被用于从大量法律档案中抽取有用资讯,提高法律研究的效率。

当前的趋势显示,AI不仅能提高法律行业的操作效率,还能在某些情况下提供策略建议,尤其是在合规性和监管科技(RegTech)方面,更是显著。未来,预计AI将会进一步整合更深层的学习和分析能力,在维护法律伦理和提供个人化法律解决方案上呈现效益。

除了提升律师工作效能,AI技术也为当事人带来更便捷的法律服务。基于自然语言理解和知识图谱技术的 AI法律咨询系统,能够通过对话互动,初步理解当事人遇到的法律问题,并基于一般情形给出相应的指导建议。这使得普通民众能够更低门槛地获取专业法律资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专业法律服务供需失衡的问题。

AI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多种法律议题,最常被热烈讨论的「AI创作的著作权」归属问题,就是一个亟待厘清的复杂议题。

随着AI生成内容技术的进步,除了能自动生成文字之外,也能生成图片、音乐、影片,因此愈来愈多系统主打文学、艺术、功能性作品都能以 AI自主生成。

然而,在现行的知识产权法体系下,作品能否获得著作权保护的前提,是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人类原创性」。那么,纯粹由AI演算法生成的作品,人类应有「何种程度之投入」才足以被赋予著作权?将会是关键讨论核心。如果可以,著作权的归属主体除了系统的使用者外,是否也能约定包括系统的营运者?这涉及权利之未来应用及AI公司的价值。对这一系列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态度,目前尚未完全统一。

许多报告认为生成式AI的出现,将大幅取代法律服务业的工作,进一步认为法律人将大幅失业。不过这样的推论显然过于跳跃,诚如印刷科技、个人电脑科技及网路科技的出现一样,总有人的工作会被取代,但懂得利用新科技的人将能创造新商机。

纵观Legal Tech领域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洞见,人工智慧技术的跃升,为法律服务业带来全新的想像空间。它不仅能为现有的法律服务提速、增质,也重新定义法律人在 AI时代的角色定位,法律人应当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进取的担当,主动拥抱前沿科技,把握Legal Tech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