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胃息肉别慌张 9成为良性

胃息肉极少部分会出状况,若有癌变或造成出血、阻塞等问题,才需要切除。(永越健康管理中心提供)

门诊中经常有病人询问,内视镜检查发现胃部有息肉,会不会变成癌症?需要切除吗?医师指出,胃息肉多数为良性,通常不需要切除,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需要担心癌变风险,或造成出血、胃阻塞等问题,才需要切除息肉。

永越健康管理中心肝胆肠胃内科医师张锦权表示,很多病患都是做胃镜检查时,才无意间发现胃息肉的存在,病人经常询问「该不该切除」?进一步询问发现,患者常常容易将「胃息肉」和「大肠息肉」联想在一起,害怕如果不处理就会发生癌症。

张锦权说,胃息肉的发生比例不高,约小于10%,且多为良性,也少有临床症状,所以不需要切除,只有极少部分可能会出现胃糜烂出血或胃窦处阻塞情况,如果有癌变风险或造成出血、胃阻塞问题,才需要将息肉切除。

胃息肉可分为3类型,其中胃底腺息肉约占9成,属于良性息肉,通常小于1公分,常出现在胃体和胃底部。女性比例较男性高,好发于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氢离子帮浦抑制剂(PPI)者。通常不需安排密集的例行胃镜追踪,但如果超过20颗,且位置在胃窦部或合并有十二指肠腺瘤,需考虑是否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易有大肠癌风险,则须安排大肠镜检查及规律的胃镜追踪。

第2常见的胃息肉是增生性息肉,约占5%到10%,属于良性息肉,通常小于2公分;如果大小超过1公分,较容易增加癌化的风险。增生性息肉好发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胃窦部合并慢性胃炎者、胃部分切除手术后引发慢性发炎者。研究显示,根除幽门杆菌感染后,增生性息肉通常会减少或缩小。

最后是腺瘤性息肉,又称胃腺瘤,好发于70岁以上患者,通常没有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肠胃道出血,以及少部分因阻塞所造成的腹胀症状,腺瘤性息肉发生原因包括幽门杆菌感染、萎缩性胃炎或家族性腺瘤息肉病。

张锦权提醒,胃腺瘤性息肉被视为胃癌前的变化组织,有文献指出,约40%的腺瘤性息肉内含有恶性细胞,因此若发现这种息肉,应切除处理,并且每年规律接受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