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里有整颗药丸=没吸收? 其实这都是「空壳」啦!
▲粪便里有整颗药丸=没吸收?其实这都是「空壳」啦!(图/服药示意图/记者严云岑摄)
近日有民众上网提问,上大号时看到粪便里有整颗药丸,担心药效根本没被人体吸收。对此,食药署表示,随着科技进步,有些口服药被设计成「控制释放」剂型,会将药品从表面的雷射小孔推出,使主成份被肠胃道吸收,空壳随粪便排出,民众无须过度担心。
食药署表示,该类「控制释放」剂型的药品,是用来直接调控血中浓度,当配水吞服药品后,水分会被吸入外层不溶性的半透膜,待膨胀层吸水膨胀后,便会将药品从药锭表面预先设计的雷射小孔缓慢推出,余下的空壳则随粪便排出。
食药署提醒,此类属控制释放剂型的药品,其服用方式应为整粒药丸完整吞服,不可切开、压碎或嚼碎,破坏药丸完整性很可能造成药品倾释,导致药品在血中浓度瞬间过高,而可能造成安全性疑虑。
若发现排泄物有药丸时,无须过度惊慌,切勿自行增加药量,可请药师协助检查用药品项中,是否有可能造成此类现象的药品。若是因为药品剂型的缘故,属于正常现象,并非吸收不良,可安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