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地挺身在公部門可行? 專家直指:主管不諳權力結構

劳动部吴姓公务员之死,引爆公部门职场霸凌事件连环爆。中华心理卫生协会人权与心理健康委员会主委严祥鸾指出,职场霸凌本质上是一种歧视,此波事件反映出官僚体系的问题。图为卫福部职场霸凌调查说明会,示意图。本报资料照片

劳动部吴姓公务员之死,引爆公部门职场霸凌事件连环爆。不只劳动部劳发署前北分署长谢宜容、卫福部几名主管,以及行政院人事总处都传出霸凌案件。台湾心理健康联盟针对心理健康的职场霸凌议题提出诉求,希望检视全国公务机关的职场安全与健康政策,强化申诉与保护机制。

中华心理卫生协会人权与心理健康委员会主委严祥鸾指出,职场霸凌本质上是一种歧视,这次事件反映出官僚体系的问题,并非个案。另,此波霸凌被申诉者多为女性主管,她认为,社会中不论男女,对于女性领导多不服从,而男性主管大呼小叫却符合刻板印象,因此较不容易被申诉告发。她也提醒,当个人较有自信的时候,较不容易他人被霸凌。

张老师基金会执行长涂喜敏长期协助企业执行员工协助方案(EPA),并参与过多起霸凌事件的调查。她指出,职场霸凌常表现为利用权力滥用或不公平处罚,持续对他人造成冒犯、威胁、冷落或侮辱等行为。一般而言,霸凌事件的调查需要约两个月,但近期因公部门霸凌案件频繁,行政院要求加速调查进度,导致许多人资单位人仰马放。

涂喜敏提到,在调查过程中,有主管反映因同仁表现不如预期,出现甚至在办公室大声叫嚣,其他同仁看在眼里,却因不知如何管理而选择忽视。她该名主管提醒,「消极不作为,本身就是助长霸凌行为的重要因素。」

涂喜敏指出,根据经验霸凌是否成立的关键,在于行为是否超出合理范围。例如是否经常骂同仁等,情绪、语言等容易让霸凌成立,但是工作的订正却可被解释成合理的职场霸凌。她呼吁,所有职场霸凌的调查都有后座力,调查后各单位应制定补救计划,恢复团队运作的良好氛围,避免造成长期负面影响。

咨商心理师公会全国会理事长黄雅羚表示,不同职场中权力结构不一样,若以近期卫福部长照司的伏地挺身争议为例,军中或许可以接受,但在公部门却不相同,纵使当事人没有拒绝主管要求伏地挺身,却显示主管不了解自己握有的权力。

黄雅羚说,以前的职场台湾「奴性」很强,把霸凌当作日常,雇主觉得好员工是任劳任怨,员工觉得吃苦是吃补。现在年代已经不同,员工不是一个小螺丝钉,每个人都有权利、感受、想法,应该要有由下而上的改革,翻转职场环境。